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2年, 第1卷, 第8月上期 刊出日期:2022-08-01
  

  • 全选
    |
    专题
  • 余祖光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 指南。新职业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格局,有助于进一步构建技能型社 会,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突出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定位,赋权企业重要主体地位,扩大学校 办学自主权,助推共同富裕。
  • 祁占勇 王书琴 何佑石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1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政策过程,有助于厘清职业教育修法进程的动态 机制。职业教育定位模糊属性不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堪忧及技术技能型人 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构成问题源流,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呼吁、专家学者的积极建 言及已有法规政策与地方的政策探索汇集为政策源流,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提 高职业教育质量及地位的国民情绪共同促成政治源流。三条源流两两互动,经过两次政策之窗的 开启后完成耦合,共同推动了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完成。
  • 彭振宇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18-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比较 1996 版职业教育法和 2022 版职业教育法的异同,从修法、立法、执法视角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具有重要意 义。从修法背景来看,增强适用性是提出修法的主要原因,吸纳各方意见是全面修法的主要方式; 从立法视角来看,新法有法律地位提升、类型地位确立、发展目标明确、法律保障增强四大重要突 破,以及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仍不够清晰、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仍不够明晰、职业教育研究仍不够重视、 行业企业主体作用仍不够彰显四大现实局限;从执法角度来看,一是全员学法、营造法治环境,二是 严格执法、执法守法并重,三是加强督法、严格执法监督检查,四是完善修法、形成定期修法机制。
  • 林克松 杨欣怡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25-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语境下,农村职业教 育将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完备的法律制度建设能从顶层设计、中层协同以及底层推进三个维度 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以保障。因此,以新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为契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 度建设,应该成为共同富裕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突破点。结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法律 制度建设的短板,需要根植现实需求,由国家高度统筹布局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建设,区域精准对接 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发展诉求,院校深入挖掘法规制度运行节点,各主体有效监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 依法运行。
  • 研究与探索
  • 许翔杰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具备较好的理念储备和建设条件。职业教育 以“嵌入式”“供给式”“自适式”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但仍存在现实困境。功能整合视 角下,职业教育是育人功能、适应功能、共生功能和培养功能、社会功能、生长功能的聚合体。在 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确立“育人—生长”功能先导地位,提 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思想值”;增强“社会—培养”功能聚合效应,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 习体系建设的“贡献值”;加强“适应—共生”功能互利共通,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共 同体”。
  • 王宁 王勇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39-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混合所有制改 革推进过程中,作为办学主体之一的企业却长期面临困境,包括事前校企双方利益诉求冲突、事中 企业办学自主权缺失、事后企业投入成本和预期收益不对等。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办学主体进行成 本—收益解构与成本—收益重塑,可以发现院校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不同的 动力层次和最稳定的合作状态,其分别表现为人才培养型与经费补给型、短期利益驱动型与长期技 术驱动型,以及由此两两合作产生的模式状态。为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最稳定状态,应构建并完善 覆盖办学全过程的利益保障机制,包括严格的进入机制、有序退出机制和基于产权结构的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运行机制。
  • 教育管理
  • 李贤彬 李蔚佳 鲍东杰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47-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本科教育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补足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当前我国正 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让职业教育向高层次教育延伸成为必然。国家以政策 合力引领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逐步完成从摸索到确立的进阶。职业本科学校应沿循培养“一基四 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三重两化”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群一院”协同育人机制、夯实 专业建设内涵的发展路径。同时,守正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方向要注意强化政府引导、强化学校自 律、强化评价督导。
  • 李明月 岳吉瑞 李培繁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53-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水平高职专业作为“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依托高水平高职专业试点职教本科,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职教本科路径的有益探索,对培养高 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把握高水平 高职专业试点职教本科内涵、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从办学定位、实施路径、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对高水平高职专业试点职教本科实施有益探索,以推动职教本科内涵式发展。
  • 姜运隆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60-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技术迭代更新加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主动适应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将产教深 度融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平台载体和灵魂支柱,探索开放式、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战 略,精准对接产业链高端技术技能,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聚焦协同育人与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国 家战略。
  • 贾新华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实践壁垒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 路径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产教融合治理体系改革 ;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推进校企深度合 作;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提升产教融合的实效性;优化资源配置,以共建共享聚合力;建立健 全法律和组织体系,保障产教融合走深做实;构建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7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 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 陈建生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文章提出了学制设计一体 化,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一体化,岗、课、赛、证一体化,建立数字化个人技能成长档案,实训基地建 设一体化的“中高本”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教师与学生
  • 郎富平 陈璐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79-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 CiteSpace 分析和文献研读方法,梳理了 2007—2021 年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研究的 138 篇核心文章,分析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缘起与演进脉络。目前我国关于教师教学创新 团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一般性研究、“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和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研究三方面,数量呈现三阶段“双峰”趋势,内涵研究持续深化,过 程管理和发展路径研究逐渐丰富。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未来研究需不断拓宽与深化研究领域、不断 丰富并创新研究的主体、视角与方法。
  • 汤冬冬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8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民办应用型高校即将迎来新一轮审核评估。文章介绍了审核评估指标对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教学投入和教师发展四方面的具体要求,认为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师队 伍建设存在师资培养理念滞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青年教师 能力素养偏弱、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状,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培养 策略,以期促进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交流平台
  • 张世金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91-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类型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基于类型教育视角,高职 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服务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未形成、凸显“职业性” 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等问题。对此, 文章提出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围绕“职业性”与“教育性”整合校园文化资 源、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建设路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职业文化 体系、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 王磊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96-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国家战略层面、教育改革层面和全面育人层面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 的价值意蕴,认为目前“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存在横向协同不足、缺乏联动效 应,纵向贯通不畅、缺乏持续效应,内外融通不够、缺乏融合效应等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联通 多主体、建立双创教育“大协同”联动体系,贯通全阶段,实施双创教育“全衔接”一体化体系,融通各 要素,打造双创教育“深融合”供给体系等突破路径。
  • 庹飞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101-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技小院作为扎根一线的多功能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存在体制机制不畅、资源保障不 足、服务供给匹配度不高等现实问题。要持续健全运行机制体制,推进政校地“三联动”;夯实条件 保障,推进情感培育、政策支持、场地师资“三前移”;提升工作实效,推进工作对象、内容、方式“三契 合”;激发工作活力,推进试点牵动、创新驱动、典型带动“三拉动”。
  • 富国亮 刘卓 孔德颖
    教育与职业. 2022, (8月上): 106-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迅速发展,该类学校逐渐树立起打造“金课”、消灭“水课”、取消“清 考”等“硬”规矩,课程修读逐渐“难起来”,伴随而来的是课程不合格人数的增加,课程重修成为一项 必须直面的重要工作。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课程重修工 作与普通高校差异较大,需要创新教学和管理机制,探索重修新举措,构建“分级预警、多维建设、联 动培养、闭环保障”的应用技术大学课程重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