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2年, 第1卷, 第4月上期 刊出日期:2022-04-01
  

  • 全选
    |
    专题
  • 王忠昌 侯佳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借 助质性分析工具 NVivo11.0,基于北京、上海、重庆等 18 个省份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 从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分析职业教育“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发现这些省份在发展地区、 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层次、发展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体制机制、重 视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资源供给、拓展国际办学等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 刘衎 段进军 陆彩兰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1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在长三角高职教育一 体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缺乏、合作模式单一、多个堵点 阻碍要素跨区流动等问题。因此,要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一体化基石的同时,让市场配置教 育资源的作用充分体现,通过加强制度、标准建设,打造长三角特色高职教育品牌。
  • 杜玉帆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2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度理论视角下的强制性同构、模拟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合法性难题、环境失衡风险高和共同体认知困境是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发展面临的现实境遇。“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本科层 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合法性,“自下而上”主动变革顺应环境变化,凸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优势。
  • 研究与探索
  • 孙云志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29-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技术大学既非综合型本科也非应用型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是社会经济转型与创新驱 动背景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某种纠偏。职业教育属性虽是职业技术大学的标配,但并非实现职 业技术大学向研究型本科或者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具体“媒介”,它真实的角色定位是一种理念,是一 种新型本科。实践中职业技术大学学历培养链条构建初见轮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逐渐成形,数量 增长初见规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价值、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增值赋能的 价值以及指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的价值越发彰显,这些探索使得我国职业技术 大学的新型本科定位越发明显。
  • 刘林山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36-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但确立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身份和地 位,而且擘画了向类型教育转变的施工蓝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彰显职业教育适需性、集群性 和特色性类型特征的重要抓手。从类型教育透视,专业群建设要义就在于“群”“合”“柔”“新”。当 前,专业群建设存在群组建的传统与类型思维方式的冲突碰撞、群内容服务“类型”教育能力不足、 群发展不可持续等现实问题。因此,建议高职院校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约束,培育“类型”思维;完善 建设标准,制定成效评价标准;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三教”改革;多方协同,落实1+X证书制度的要 求;创新柔性化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从而保障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 教育管理
  • 曹石勇 胡慧慧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44-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教育现代化国家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职教衔接融通是实 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将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及教育层次、促进终身学习、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回顾了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历程,从各利益相 关方诉求角度剖析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应然,指出了顶层设计不完善、衔接融 通效果欠佳、治理能力滞后等掣肘职教衔接融通的主要现实问题,并从扩大衔接融通力度和灵 活性、大力完善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构筑现代治理体系三个方面对优化职教衔接融通路径提出了 建议。
  • 曹元军 李曙生 卢意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5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需要依靠“岗课赛证”融通为发力点,有效促进工匠精神融 入实践教学。“岗课赛证”融通的学理逻辑,即以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以产业的“岗位”标准为起点, 将产教融合的“课”作为融通的重点进行打造,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课”,实行“课证”融通、“课 赛证”融通,培养高素质操作技能型、技术技能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融通于科技发展和市场需 求、融通的标准贯穿于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融通中间过程规范管理是“岗课赛证”融通的现实基 础。而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在“外环境”和“内环境”两方面需要增强再 适应性,针对融通程度与产业发展不同步、强制约束缺乏、对标建设不足的问题重新定位,实施现代 学徒制,构建产业学院责权利制度,遵循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双重治理,以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新 业态、新岗位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 刘彩琴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55-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高校推动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人才培 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实施文化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先进的育人文化体系。职业本科教育 作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类型,其育人文化的内涵首先具有一般本科教育的精神性、创新性和地域性 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根据职业本科教育遵循劳动和技术 的复杂性提升后的新工作场域逻辑,其育人文化在精神文化、技术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地域 文化五个层面分别具有工匠精神、科技素养、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本土意识的逻辑向度。基于职 业本科育人文化的内涵特征和逻辑向度,构建“四元融合,五化同步”的育人文化体系,充分发挥育 人文化载体作用,以培养职业本科学生内化于心的工匠精神、过硬的科技与职业素养、良好的创新 和服务意识。
  • 雷艳玲 孙德伟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6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承担着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聚焦职业 教育类型特色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直面当前高职院校以德为先的立德树人培养理念不够突 出、开放协同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与时俱进的立德树人实施载体不够丰富的问题,立足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进一步明晰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理论内涵和价值内涵, 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载体、人才培养主体、人才培养评价上 体现立德树人的元素和要求,推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的工作机制和实现路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成人教育
  • 王淑芳 马丽华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67-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释了成人教育的内涵,从多元化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主题、系统性的成人教育学 科发展研究、反思与评判的成人教育理论建设研究、多样态的成人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等角度分析了 成人教育的理论演进,并从实践价值、社会价值、本体价值三个层面论述了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成人教育研究提出了厘清核心概念、夯实理论基础、重视实证研究等未来展望。
  • 闫俊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74-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学院以培养培训乡村人才为宗旨,是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 要求,得到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强力推动,成为众多高校的自觉行动。目前,一些乡村振兴学 院建设中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培训内容华而不实、培训模式普教化严重、校地战略合作不足和培训 联盟发展缓慢等问题。为此,乡村振兴学院应在“实干、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采取健全组 织体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校地战略合作和组建培训联盟等行动路径,大力提升乡 村人才培养培训质量。
  • 施健 钱旭初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81-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丰 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但目前面临着三区联动机制及领域差别较 大、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够、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 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与指导、区域教育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育、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三方 项目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分工、教育项目化运营的考核评价、区域教育项目特色品牌打造等具体做 法,并介绍了高职院校相关的项目品牌。
  • 课程与教学
  • 王周刚 王晓翠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87-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背景,高职思政课“事、课、学、思、用”一体化体系构建要科学 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动导向为构建维度,通过建立健全 科学规范的思政课程运转体系、丰富思政课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推进思政课一体化 教学方式彰显特色、打造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共同体等路径,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科学性、针 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推进高职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 杨勇兵 綦玉帅 王伟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9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学实效性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与前提,提升教学 实效性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主 要包括外部宏观社会环境、校园微观环境、教学主客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其中有些因素具有 一定的刚性,有些因素则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各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从教师与学 生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 等方面不断探索与拓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 农素兰 方绪军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协同学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取向,使课程思政建设从一种“可能性”到“必然 性”,反映出课程思政建设中“整体”与“部分”的协同性辩证关系,但是在实践中却催生了“知识性” 超越“价值性”的实然现状、“结构性”排斥“内生性”的系统更新、“他组织”僭越“自组织”的开放性以 及“单变量线性”缺乏“多维度非线性”的适用性四种本体结构性问题。因此,建议以理念生成、课程 建构、文化改造、课程评价等内在逻辑结构为出发点,基于协同学理论理清思政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使育人与铸魂相协同,架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的对话桥梁;内生与共生相协同,实现课程“再语境 化”的双向重构;“术”与“道”相协同,形成师生共育的“中国故事”;过程与结果相协同,建构“多维度 非线性”的评价体系。
  • 交流平台
  • 张博 罗鼎 万作芳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102-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4.0”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韩国在数字 信息化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韩国积极研究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思路,制定了 包括培养复合型新技术人才、构建“政行企校”合作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 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以及打造韩国特色职业资格体系等一系列发展策略。鉴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 培训应全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建设职业教育发展多元推动的新态势、完善 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信息融合体系。
  • 谭焱良 柴英博
    教育与职业. 2022, (4月上): 103-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面临培养卓越工匠 的艰巨使命,而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精髓对新时代卓越工匠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有业乐业”是黄炎 培职教思想的灵魂,“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是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核心特征。在黄炎培职教思 想指导下,创新一套包括目标环、机制环、过程环、活动环、评价环卓越工匠培养的“五环”模式,是对 当下职业教育中卓越工匠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