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2年, 第1卷, 第11月下期 刊出日期:2022-11-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胡茂波 郭偲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探索出一条平衡、协调、包容的发展路径。职业教育类型发 展蕴含的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面向人人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共 同富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相吻合。职业教育类型发展需加强社会阶层流动功能、提升技能 人力资本、传承创新技能文化,从而助力公民权益共有、物质文明共建、精神文明共享。推进职业教 育类型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要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完善实践政策,以制造强国为面向优化办学模式,以 职业关键能力为指向提质增优。
  • 肖纲领 熊亮州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职教法提出的普职协调发展内涵丰富,有利于厘清普教与职教的发展关系,回应经济 社会转型发展的外部需求,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个体对于多样化优质教育机会的诉求。然而, 普职协调发展面临职教高考制度设计缺陷、升学制度不够完善、中等教育阶段普职课程融通度不 高、高等教育阶段的逆向转学不畅、横向融通的评价制度未有效建立、普职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建设 处于探究阶段等问题。为此,需完善职教高考和升学制度,实现职教内部纵向贯通;强化课程融通、 逆向转学和评价制度建设,推进横向融通;建立区域协调、学习成果的融通与互认制度,强化普职统 筹;从办学资源投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公平就业环境的营建、教育创新的制度机制等方面, 给予普职协调发展多元保障。
  • 金萍女 戎成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18-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以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推动乡村振兴 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选择。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各地应从 机制和实践两大层面出发,促进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互利共生。从机制维度来看,政府、职业院校、 行业企业等相关方应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互联网+ 职业教育”线上教学机制,为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赋能蓄 力。从实践维度来看,各地应统筹乡村产业规划和院校发展规划,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健 全职业教育培训育人体系,加大乡村产业人才供给力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工作,以科技助力 乡村产业兴旺。
  • 白玲 安立魁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26-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智时代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教育革命、学习革命。教育数智化既是大势所 趋,也是当务之急。在“数”与“智”的冲击下,职业教育原有的学习范式面临新危机。数智时代为职 业教育学习范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助力其转向情境学习范式,即由具有顶层指引作用的哲学层的 主客一体的情境学习观、中层衔接作用的社会学层的情境学习理论和底层支撑作用的人工操作层 的情境学习模式构成。为尽快转向符合时代要求和职业教育特征的情境学习范式,需依托新技术, 以企业为主导加强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互通交融,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个体与群体双重主体情 境化,以情境化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成为智识化技能人。
  • 教育管理
  • 李春鹏 陈正振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34-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 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从本源上理解其逻辑内涵,从主客体、时间、空间、结构等多方面予以 评价,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观察表征,通过进一步落实新职教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的适应性;强化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凸显企业在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决策中的地位,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创新职业教育发展 模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 张慧敏 龚小勇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39-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高职通信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定位,针对高职通信类专业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培养路径:建立基于 OBE 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基于“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的“岗课赛证”课程体系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引领、智 慧赋能”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六环结合”技术技能实训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探索“1+ 1”融合性管理模式,打造校企双元主体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建立学生职业能力画像,创新多元评价 制度。
  • 郭广军 李昱 刘亚琴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必须达成法定性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具有教育性、职业性、技能性、技术性、实践性五项基本特征,凸显了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具有高等性、应用性、创新性、复合性、发展性五项高阶特征, 凸显了对学生高阶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鉴于此,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的推进应 坚持类型特色,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坚持学生中心,找准发展 路径;坚持内涵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坚持科学评价,强化支撑保障。
  • 陈镇 罗统碧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48-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分制是将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学习成效的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大自由选择空 间的教学管理制度。中职学分制改革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夯实学校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制度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来自理念、制度、机制、平台和教师 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中职学分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需要通过局部试点逐步推进、通过资源引 导构建学分制改革环境、通过课程重构保障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行为塑造从外到内推进学分 制改革,从而使中职学分制在学生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优势。
  • 田一聚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54-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事制度改革需指向应用 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系统性的人事运行体系,指 向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聚焦于教学型、特色性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显著特征。然 而,改革目标的同质化导向、改革内容的领域化推进、改革制度的单向度设计、改革方式的形式化执 行,都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因此,深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 聚焦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应突出岗位设置这个关键,构建活力型岗 位聘用管理制度;应强化能力建设这条主线,优化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应夯实育人 成效这个基础,构建支持性的人才评价体系。
  • 教师与学生
  • 蒋越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60-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零工经济迅猛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来 实现,跨界组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高质量的高职教师教学创 新团队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从边缘到中心、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其构建要以坚持“立德树 人”,凸显中国特色;立足“四链”对接,支撑发展需求;依托“高地平台”,聚力能力提升;着力打造“样 板”,实现示范引领为关键点,通过实现团队技术技能积累、赋能团队跨界能力提升、激励团队服务 能力提高、扶持团队辐射范围拓展、扩大团队整体价值增值来打造高质量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培养零工经济所需的合格人才。
  • 孙园 曾青生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68-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双高计划”建设具有统一性和同步性。高层次人才能够助推专 业群建设水平的提升、引领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双高 计划”建设获得标志性成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数量与质量供求不足,存在着引进与 培养两环脱节、引进渠道与判定标准单一、考核与管理标准不明等问题。因此,建议更新人才培养 与管理理念,注重引进与培养双向连接;利用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契机,设置弹性招聘制度;利用产教 融合多元平台,释放高层次人才的技术技能;注重人才的考核与管理,避免高层次人才流失。这样 才能加快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王永钊 程扬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73-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有序的兼职教师流动,能够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活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 争力。当前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流动面临行业企业方推力不够、校方拉力不足、激 励机制灵活性不强、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推拉理论对分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流动具有较好的 适应性。从推拉理论出发,要实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一是避免推拉力失衡,二 是减少合理流动的成本斥力,三是发挥“拉力”和“黏力”,四是消除“中间障碍”影响。
  • 彭友 施莎莎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79-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应用研究能力是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关键能力。文章通过对 56 所高 水平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中期自评报告(告示稿)的截面数据和 2020—2022 年的年度报告时间 序列数据分析发现,近一半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教师整体应用研究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 师在准入、发展、双师认定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建议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 加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教育师资供给,构建集中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关键能力培 养的实效性,建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体系、分类管理“双师型”队伍,优化激励政策供给组合、开展 应用性科学研究等,以提高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
  • 成人教育
  • 张金阁 彭勃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85-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结构上体系松散、规范性差,功能上与社区治理脱嵌,成效 上居民满意度有待提高、现代化发展不足等多维困境,在治理现代化尤其是风险治理逐步常态化的 背景下,亟须对社区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社区教育应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以及构建共建共治 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导向,发挥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功能、助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 基本功能以及培育塑造当代公民精神的长效功能。文章从结构嵌入、功能嵌入两个层面,将社区教 育融入社区治理体系,对接社区治理需求,并以参与导向的价值重构、能力导向的内容重构和创新 导向的形式重构来形塑面向治理现代化的社区教育。
  • 吴秋晨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92-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可持续发展 之间息息相关。数字乡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特征是该群体能够成为数字 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掌握数字技术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策的局 限性、培养模式的局限性都给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我们要提升新型 职业农民的综合素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体系,并和数字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以开放教育为主 导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 交流平台
  • 雍莉莉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96-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新时代 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举措,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针对服务全民终身 学习教育机制、教育模式、教育渠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应以构建全方位服务终身学习的顶层设计 为核心,以打造开放型服务终身学习的办学体系为举措,以构建多层级服务终身学习的协同体系为 关键,以健全多渠道服务终身学习的保障体系为目标,以建立多元化服务终身学习的评估体系为保 障,从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资源、注重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着手服 务全民终身学习,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 李红锋 李中亮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10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券供给是创新政府继续教育经费供给方式、关照社会成人群体继续教 育权、改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的现实需要。针对部分地方政府继续教育培训券供给政策滞后、经费 保障不力、培训教学质量不高和管理不够健全等问题,应加强政策制定,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 加强经费保障力度,扩大学员受益覆盖面;引导学员自主选择培训课程,提升培训教学质量;加强协 同管理,健全监督措施。
  • 王曦川 赵静 王睿瑶
    教育与职业. 2022, (11月下): 107-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逆向伴随式教学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学习任务的习得程度进行评价进而推动教 学改革的教学评价模式。建构职业教育逆向伴随式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在理解职业教育教学特征 的基础上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评价组织、以学习体验优化为根本的评价内容和贯彻教学全过程 的评价过程,需要职业院校从课前准备、评价实施和反馈优化等环节进行全面理解。在职业院校实 施逆向伴随式教学评价,需要重塑教学评价理念,通过理念推广形成愿景,统筹多主体共同细化评 价标准,按照教学运行的逻辑建设整体评价制度,形成支持教学评价的信息平台,建构及时调整优 化的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