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1年, 第1卷, 第3月下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张苗怡 马君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社会和工业4.0时代的发展,培养知识型产业工人成为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体 发展的迫切需要。向知识型产业工人转型是新时代我国职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追求。 这需要重塑职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知识型产业工人培养的课程开发体系,改善知识型 产业工人培养的知能习得环境,创设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交叉培养平台,打通知识型产业工人的职业 发展通道等。
  • 刘林山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1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从学习者的视角来看,其意义远不 止于获得各类新型“X”证书,更在于学生能提升自我价值认知、增强自我角色认同感、注重自我可持 续发展。但随着实施推进,存在学生对新型“X”证书不确定性的认知困惑、学生参与1+X书证衔接和 融通实践困难以及学生对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迷惘等问题。因此,从学习者视角出发,试点院校 要建立专业级“X”证书选择和培训指导体系,创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 1+X 书证衔接和融通的课程 体系,构建1+X证书制度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 吴林璠 徐远火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19-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是推动职业教育现 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开展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已经具备一定的制度、理论和条件基 础,但在具体实施中,必须明确其逻辑依归,即“管办评”分离的现实逻辑,产教融合全面深化的实践 逻辑,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价值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统筹机制、参与机 制、对话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在路径的选择上,应加快完善政策供给,促进第三方评价与产教融合 同步实施;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产教融合条件下第三方评价的各类规范;优化办学模式,鼓励和引导 第三方评价机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狠抓能力建设,提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综合评价能力。
  • 王继平 尉淑敏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27-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要求和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标准日益 受到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标准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形态,但其内涵和本质具有高度一致 性。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德国的职业教育标准生成机制,可以发现,虽然三国在开发团队、开发程 序、内容结构、实施与完善等方面各有特点,但都符合映射与接力、耦合与自洽、浸润与贯通、规范与 自主等共性规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建设实际,从美、英、德三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中借鉴 经验,进一步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的取向,提升标准质量。
  • 教育管理
  • 杨玥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3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当前国际职教界聚焦的核心问题。文章基 于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在机理,针对目前多元主体协同中的现实困境,从战略协 同、需求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来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现策略:完善政策 和制度供给,营造和谐秩序;探寻主体间利益契合点,拉紧合作纽带;疏通主体间沟通渠道,促进良 性互动。
  • 康卉 党杰 蒋涛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39-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化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 析了“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指出了“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征为发展过 程阶段化、办学模式特色化、发展策略层次化,“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为国际 合作突出“高层次”、专业建设体现“高水平”、教育服务实现“高质量”,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国际化 发展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话语权;拓宽合作路径,突出办 学特色。
  • 何素娟 苑潇卜 张成飞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行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之 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职业教育对接太行山区精准扶贫,需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历 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扶贫融入性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将“扶志、扶智、扶 技”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和精神脱贫的目标。
  • 秦凤梅 莫堃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4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及其所呈现的算法、算力、计算三大共性技术体系,将“智+” 专业群分为“基座”专业群和“板卡”专业群两大类。“基座”专业群和“板卡”专业群的课程平台、专业 实训项目、技术师资及实验平台共建共享,共同培养跨职业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智能服 务。同时,从组织体系设计、课程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搭建三个方面提出“智+”专业群的实施与 保障建议。
  • 吴宝明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5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三教”主要存在 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内容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以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文章提出基 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实施路径:校企共建管理机制,保障“三教”改革实施;校企共定 改革方案,绘制“三教”改革蓝图;校企共探改革之路,推动“三教”改革创新。
  • 成人教育
  • 国卉男 秦一鸣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55-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老年教育普惠发展是解决养老 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解普惠性老年教育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选取了上海 3 所老 年学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老年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老年教育在人口年龄、 类型的覆盖程度上不足,当前老年教育并未满足老年学员的需求,在多个角度仍有发展空间。据 此,建议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夯实老年教育已有基础,全方位提升老年教育普惠性发展;加强对“初 老”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关注,提高普惠覆盖面;适度收取老年教育费用,多种方 式筹措老年教育经费;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多种方式老年心理教育;提升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宣传。
  • 闫梅红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63-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终身性、主体性、多样性、职业化、全面发展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 民培育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主体发展困难、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章基于终身教育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 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解读,从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 一个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 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教师与学生
  • 孔巧丽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70-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初具规模、结构不断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基 本建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双师”内涵逐渐丰富和清晰。但是,目前依然 存在数量、结构和水平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养主体单 一、培养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和职业倦怠较普遍的问题。文章分别从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标准和职 业准入标准、培养引进多措并举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校企共同协同培养培训,倡导教师治理、激 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着手,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家国情怀的高水平教师 队伍。
  • 张洪春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77-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教学场域是师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空间,内含结构、资本、权力、惯习等实体要 素,并具有关系交联、资本争夺、权力博弈和惯习潜沉等诸多特征。新时期高职在线教学场域存在 结构关系失调、文化资本失衡、主体权力失谐、传统惯习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在线师生关系面 临挑战与危机,需通过优化场域结构关系、提升场域文化资本、制衡场域权力主体、重构场域良好惯 习的策略,改善在线教学场域关系结构,构建在线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 农村教育
  • 赵福奎 卢文凤 周永平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涉农高职院校践行“绿色价值观、绿色德育观、绿色质量观”理念,是赋能乡村绿色发展、 促进办学成功的需要。涉农高职院校要通过产教融合方式,促进包括“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 “三产融合”的生态产业体系、“农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内的乡村“三维”治理体系的建立。绿 色人才“三育”路径是:植根乡村生态,践行“绿色+校园”环境育人;扎根乡村治理,践行“绿色+基地” 实践育人;刨根乡村学问,践行“绿色+创新”科研育人。
  • 印罗观 刘会平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肩负着巨大的时代使命和时 代担当。文章以广东省农村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 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强化人才培养、完善专业设置、 加强校企合作、对接乡村经济、立足乡土文化、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 学科教育
  • 曾新荣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94-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 养路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师德修养;以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为契机,优化教学体系;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薛书敏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98-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开设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解决家政服务业人才紧缺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一些 困难。文章提出了促进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路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社会需要,做好 人才培养定位;实行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培养行业人才,解决人才供需失衡;打造教师队 伍,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围绕职业能力,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 课程与教学
  • 韩飞 牛涛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102-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创业启蒙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开发概况和育人价值,认为目前 存在课程目标定位偏窄、实训教材编写困难、课程实施条件受限、教学评价标准失衡等建设性缺 失。对此,文章提出了科学构建三维校本课程目标体系、编写“数字化、可视化”的校本实训教材、依 托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改善课程实施条件、制定符合“三性”原则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矫正机制。
  • 饶满萍
    教育与职业. 2021, (3月下): 107-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学生技能体系不够完善、顶岗实习能力有待提升,实习工作未 受应有重视、实习管理模式亟须创新,相关单位不愿接收实习、未能尽力承担社会责任等障碍和困 惑。对此,文章提出重构学生的专业技能体系,推行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以及建立强制实习接收制度 等策略,以期提高高职师范生的实习效率与质量,为后续的教师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