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1年, 第1卷, 第1月上期 刊出日期:2021-01-01
  

  • 全选
    |
    专题
  • 刘晓 钱鉴楠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我国对于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认识,经历了类别辨识、类义界 定、类型建构三个阶段的发展。在类型学视角下,以精神、逻辑、形态三维类秩序对职业教育进行重 新审视发现,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主要体现出职业契约的精神特征、技术领域的逻辑特征、产业 融合的形态特征。推动职业教育在现实发展中进一步凸显其类型特色,需要明确技艺与匠心相兼 顾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构建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通道,完善产业与教育相统一的多元协同的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 余荣宝 陈新文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1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类型化的本质内涵主要有教育体系论、课 程类型论、培养目标论、其他内涵论四种代表性观点,关于职业教育类型化的特征主要有复杂系统 论、跨界特征论和应用性特征论三种代表性观点。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我们倾向于,职业教育体系论 和课程类型论是职业教育类型化的本质内涵,而人才标准的技能性、知识技能的融合性和双元育人 的协同性是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基本特征。理清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很好地把握 理论范畴和实践边界,从而正确认识“去类型化”现象,全面深入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 卢晓 吴全全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2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类型化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内涵解析来 看,涵盖遵循多元智力理论的主体指向、适应人才多元需求的目标导向和秉持专业类属特征的路径 定向三个方面。其次,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逻辑生成来看,既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阶 段,又是引领经济社会升级的必然选择,还是落实国家政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最后,从职业教育类 型化发展的对策来看,可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以教育生态系统观,协调职业教育 类型化发展的多元要素;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路径转向;以行动绩效为 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质量信度。
  • 研究与探索
  • 彭洪莉 朱德全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29-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取得数额稳步增长、模式渐趋成熟、管理走向规范等成效的过程 中,项目制的贡献不容忽视。但项目制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中的效用限度仍有显现,项目制 “专款专用”原则,束缚职业院校的经费自主权;项目制“择优立项”原则,触发职业教育发展的“马太 效应”;项目制“短期资助”原则,导致职业院校项目实施断裂。因此,项目制再升级成为新时代职业 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的必需。为此,未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可以通过放管适宜,以扩容 项目制的经费使用空间;通过破旧立新,以提高项目制的资源配置效益;通过刚柔并行,以完善项目 制的验收考评标准。
  • 严彦蕾 吴一鸣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37-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做好扩招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融合,是 “规模扩张”与“素质提升”的实然追求,是“特色办学”与“主动发展”的应然求索。但在实践中仍然 面临着生源对象多元化与培养模式固定化之间不协调、学生需求多样化与评价方式单一化之间不 协调、教学资源不到位与标准不降的要求之间不协调等方面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在整合质 量评价主体资源、创新质量评价体系结构、完善质量评价过程和环境上予以积极应对。
  • 教育管理
  • 辛宪章 许峰 张岩松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44-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涵的新发展理念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 的根本遵循。作为主要阵地的高职院校,以新发展理念战略引领、助力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 就是要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主线,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确保充足的发展动力;以协调发展 为内在要求,兼顾整体效能与补齐短板;以绿色发展为必要条件,共筑职教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以 开放发展为必由之路,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以共享发展为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 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点,突出创新发展;以专业 建设夯实为核心,强化协调发展;以院校治理体系优化为重点,促进绿色发展;以国际化“双师型”队 伍建设为关键,加快开放发展;以科技精准扶贫落实为抓手,推进共享发展。
  • 陈云尚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50-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百万扩招是我国职教领域的最新发展战略,承担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但在 建设过程中存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人才培养实施困难、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 四个方面分层有序推进此项工作:以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关键点,做好顶层设计,拓展办学资 源,完善招生方式;以校企协同办学育人为突破点,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企业品牌文化,推进办 学主体多元合作;以开展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为发力点,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推进人才培养建设,加强 教学组织管理;以社会生源心理认知为创新点,完善自我管理机制,加强“级差”主观认知,激发创新 创业潜质。
  • 柯昌林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56-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是落实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体制改革的基础。第三方评 估机制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以及激发职业院校办学 活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然而,在现实中,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度供给不足、法律法规缺失、评 估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有限以及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第三方评估机 制的权威性。为此,要化解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国 家要积极出台合法法规,为其提供法律支撑;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和水平;职业院校要更新评估理念,第三方评估机构要提升自身独立地位。
  • 樊永生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资助 育人理念,结合工作实际规范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精准识别不彻底、 按需资助不充分、资助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为此,建议通过利用海量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识别、完 善贫困生精准资助“四大保障”体系、实施贫困生精准资助“四大育人”工程、构建贫困生“四大能力” 平台,来实现职业教育扶贫“扶智、强能、脱贫”的目标。
  • 陈会玲 杨云箐 杨建民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 造,在管理学视域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系统原理的理论基础指导下进行。系统原理中的环境、 功能、结构、要素、联系这些基本条件及其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等特征,与技术技能创新 服务平台建设密切相关。基于此,“双高”院校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可通过厘清系统目 标、构建功能性子平台、组建高级系统、整合整体来推进。
  • 师资建设
  • 李琪 匡瑛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7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完善职教教师准入制度是我国职教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相应标准,我国 职教教师准入制度一直存在师资培养缺乏统一规范、师资认定缺乏明晰依据、师资选聘缺乏严格门 槛等问题。建设分层分类的标准体系和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标准建设是当前我国职教教师准入 制度改革的新动向。通过对澳大利亚教师准入制度的分析,探索总结出其成功经验在于构建了完 善翔实的职教教师标准体系并依照标准严格把关职教教师准入。鉴于此,我国职业教育需研制全 国性的职教教师入职标准,并以入职标准统领职教教师准入制度,开展基于标准的职教师资培养、 资格认证和师资选聘,实现教、评、选统一。
  • 丁馨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 1+X 证书制度的内涵,认为其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观念素 质、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有待增 加、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教师职业鉴定能力有待加强以及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有待完善等现 状,文章提出要以观念为先导、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机制建设、构建专兼职混编教师团队。
  • 农村教育
  • 徐进 康芳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83-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 虽然已经逐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依然面临队伍发展不均衡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职业教 育培训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培育精准程度不够高等系列现实挑战。立足新时代,落 实政策扶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甄选培训对象、强化保障措施和能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
  • 路建彩 李潘坡 李萌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90-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人力资本特性和定位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工匠的内涵,将乡村工匠分为 “技能升级类”“产业融合类”“返乡创业类”三大类。培育乡村工匠能激活传承乡土文化的活态载 体、为农村文旅产业融合注入特色元素、壮大以技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队伍、有力弘扬工匠精神宣 传劳动教育,对此文章提出面向“技能升级类”乡村工匠拓展创新培训方式、面向“产业融合类”乡村 工匠深化校企协作育人、面向“返乡创业类”乡村工匠加强“双创”教育、实施面向三类乡村工匠的专 项培训计划、细化支持政策、完善评价机制等分类培育路径。
  • 卢华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96-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 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认定标准不清、保障机制欠缺,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培 训内容和现实需求匹配度低,分区分类培训缺乏等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要统一新型职业农民 认证及管理制度、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形成以农业产业链需求特点为导向 的培训框架体系、开展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等对策建议。
  • 学科教育
  • 李冠源 李冬娜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10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分层分类施教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应然性、人才培养目标 的实然性、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性。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分层分类施教面临优质“双师”资源缺 乏、课程改革推进缓慢、产教融合尚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通过外引内培专兼结合培育师资、 通过模块设计创新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发展产教融合多方协同精准育人,以期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 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李飞燕 盖东民
    教育与职业. 2021, (1月上): 107-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教融合能够促进应用型高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应用型高校长远发展、提高应用 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BIM时代土建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BIM+产 教融合背景,提出了构建行业需求的以 BIM 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的 BIM 课程教学资 源、组建BIM“双师型”教师队伍、“课、证、赛”相融合和搭建各类校企合作平台等人才培养举措,以期 为专业新型技术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