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0年, 第1卷, 第5月上期 刊出日期:2020-05-01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王辉 陈鹏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发生沧桑巨变,主要经历了整顿调整时期、曲折发展时 期、快速成长时期、大起大落时期以及内涵建设时期五个阶段。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需要的 主导作用,人本思想的逐渐渗透,以及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等。未来,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中等职 业教育可以从打造升学发展空间、增加自身综合实力以及重塑良好社会声誉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 内在吸引力。
  • 丁晨 闫玮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13-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 大势所趋,更是为人民提供满意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建设工作仍然 面临一些困境,主要包括“次等教育”标签挥之不去、缺乏完善的本科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优势教育 资源集聚度不足、偏离类型教育轨道。因此,要强化政策调适和引导,根治职业教育社会性歧视的 痼疾沉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保障本科职 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根植类型教育定位,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升级样板。
  • 唐智彬 修南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2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性”假设理论是理解产教融合及其问题的重要视角。从“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 以及“复杂人”假设的多维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产教融合仍存在各主体间沟通不畅、缺乏信任、预 测与控制行为偏颇等问题。因此,要构建产教融合主体信任关系网络,完善产教融合现代治理机 制,并在高质量理论研究中科学认识产教融合问题,不断促进产教融合的价值认同与制度保障,从 而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
  • 念潮旭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27-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3+4”中本贯通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模式,已在江苏、山东、上海、吉林等多 个省(市)先行实践。对改革先行者上海市的中本贯通政策实施状况进行整理分析,厘清其成功经 验和实践缺陷,能为其他省(市)推行并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福建作为拟开展“3+ 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的省份,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学习借鉴并创造性吸收上海市的先进做法和有 益经验,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上树立理性思维、加强理性判断,有效预防政策洼地和政策缺陷,提 前预判和化解政策实施困局,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更好地服务新福建建设。
  • 教育管理
  • 陆俊杰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3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高计划”和“一带一路”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国际化与高水平发展的立体性 契机。从国家政策设计上看,“双高计划”与“一带一路”两种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发展并不具有完全 相同的逻辑起点。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立体性契机,必须找准两者的耦合点,并进行恰当的策略选 择。分层性策略方面,高职院校要结合“双高计划”推进的阶段和水平,精准选择服务于“一带一路” 的覆盖面与具体连接点,避免盲目铺摊子带来的困境;特色化策略方面,高职院校要围绕特色优势 专业,设计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具体产品,避免同质竞争带来的困境;矩阵式策略方面,作为整体的 中国高职院校要以联盟、集团为媒,打造精准服务“一带一路”的立体网络,避免各自为战、整体效能 欠佳的困境。同时,还要通过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有效落实对接平台和交流机 制建设、鼓励引导形式多样的模式创新、切实加强具体项目的全方位支持等,确保高职院校能利用 好高水平和国际化双轮驱动的整体优势,走好新时代发展之路。
  • 朱正茹 杨剑静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4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度设计、品牌标识、项目载体三个方面分析了“双高 计划”的政策意蕴,为高职院校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然而,在实际建设实施过程 中,高职院校依然面临发展理念滞后、办学定位模糊、固有路径依赖等现实困境。为破解这些困 境,文章提出了坚持职教属性、坚定办学目标定位,尊重办学积淀、优化办学资源配置,聚焦优势产 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立足办学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破 解策略。
  • 牛彦飞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49-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 制改革的重要探索。集团化办学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文章提出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互惠共赢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 要,从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聚合优质资源,挖掘基于集团 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优势;多元融合发展,搭建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 强化保障体系,优化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四个方面协同推进,架构基于集团化办 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丁永久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55-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建设存在的共生度不高、共生界 面单一、共生模式低效、共生环境不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共生系统,需 要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共生度;发挥市场机制和技术规范作用,完善共生界面;推动系 统进化到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优化共生模式;打造正向激励和支持系统,改善共生环境。
  • 张振芝 丁文对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6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成 为必然。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价值意义,即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 展的基本遵循、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生成逻辑,即立德树 人反映职业教育时代诉求的根本趋势,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立德树人彰显社 会发展为基础的实践指归。文章从理念路径、目标路径和实践路径提出了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 育创新发展的行动路径。
  • 韩雪平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66-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 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 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 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 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 德育研究
  • 李文斌 武文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72-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文章从理论渊源和职业特性两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的特殊内涵,并基于高职院校类型化的立德树人困境、使命以及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从理论和实 践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主体的双元性、教育内容的职业 性和教育方式的实践性三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构建路径:立足校企协同、侧重工匠精 神、践行德技并修。
  • 罗璇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发展对于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既为高职思政理论教育发 展带来教育内容多元发展、教育方式直观多样和更具时代感的发展机遇,也使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者 权威受到挑战、教育模式被严重冲击、教育实效被消解。对此,要从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课程体 系、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载体、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机制三方面进行高职思政理论教育体系的 创新,以提升教育的权威性、优化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 凌烨丽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时代呼唤和现实要求两方面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势在必行。目标培养 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包含性、方式方法的通用性、途径的结合性,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提供了 可能。价值引领性、文化渗透性、理实一体性、育人实效性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应有特 性。基于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应构建联动育人体制机制、营造特色文化育人氛围和 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 课程与教学
  • 史文晴 匡瑛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88-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重要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依然呈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二元分离的状态。从知识论视角来看,理实一体化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 行融合。实践化的理论知识是理实一体化的结合点,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机制具有逻辑 性、情境性、迁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的三种模型中,部分融合式模型 最适合理实一体化教材改革。根据部分融合式整合模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依照职业能 力进行内容选取,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内容组织。
  • 王雯 韩锡斌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95-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 章在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调研了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混合 教学设计的现状。结果表明,当前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都开始积极探索混合教学,并寻求混合教学 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但是仍存在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脱节,混合教学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与及时反馈的优势不突出,教师尚未遵循混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并对此从研 究者、职业院校和教师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交流平台
  • 刘蔚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10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作为中美两国最新 发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与法律文件,其内容反映了两国在未来一段时期的职业教育改革 趋势。文章通过分析两份文件出台的背景、主要目标与核心措施,提出高质量落实好我国“职教 20 条”的启发: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大力提倡“终身职业教育”理念,构建 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突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筑富有时代特色、中国 特质的职业教育品牌。
  • 郝颖
    教育与职业. 2020, (5月上): 107-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是培养新时代可靠人才的现实需要和提升大学生心理育人质 量的历史必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育成效不够显著、服务实 效不够理想、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平台建设不够健全的现实难题。为此,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品牌活动为抓手,营造积极心理文化氛围;以疏导帮辅为重点,健全心理 咨询服务体系;以积极预防为关键,完善心理预防干预体系;以拓宽挖掘为手段,搭建线上线下多 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