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20年, 第1卷, 第3月下期 刊出日期:2020-03-15
  

  • 全选
    |
    专题
  • 付含菲 杨红荃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的正式公布,推动落实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进一步 加快。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同样承担着推动高职工程教育改革的使 命。文章以高校“新工科”建设为切入点,从理论、实践、功能价值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工科”建设 与高职产教融合的内在耦合性,并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学科壁垒、制 度僵化、资源劣势等现实困境,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新工科”建设优化路径,以期 为高职工程教育改革加大助力,同时不断推动我国高职产教融合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 潘书才 陈向平 赵勤贤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13-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 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 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职深化产教融 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以下破解对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 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产教资源建设, 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 刘林山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2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强化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深 化产教融合的整体制度安排。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基于“场域—惯习—资本”框架,发现培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产教融合场域不完善、行动者惯习消极、文化资本不对接等问题。为此,文章 提出调整场域结构和树立内部游戏新规则以形成新场域,培养行动者职业思维、培育职业观念转变 认知以养成积极惯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地位以推动资本对接等对策。
  • 研究与探索
  • 何杨勇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26-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学生求学 的需求,三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主要有企业主、学习者、政府和学校等,彼此 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职业教育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需要关注需求的公平性,理解需求的复杂性, 分析需求的合理性,把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特殊性。
  • 龚添妙 杨虹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3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X 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创新,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教育新生事物,是职业 技能等级标准开发主体者、职业技能评价考核者、职业教育培训实施者、职业教育资源聚合者和职 业教育治理体系优化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教育公益性与企业盈利性、处理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与资格证书并行关系、保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公信力与维持自身竞争力,是培训评价组 织面临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培训评价组织最大效能,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国家资 历框架的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走质量发展道路。
  • 教育管理
  • 薛维忠 张春明 佀妲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39-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世界各国纷 纷抓紧布局和谋划,期待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我国也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文 章在充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 路径”:转变培养理念,拥抱人工智能;提升培养格局,对接人工智能;调整专业布局,适应人工智能; 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教学,发展人工智能。
  • 张锴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 能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生源充足、 就业质量提升及办学领域拓展等机遇。高职院校应借助政策“利好”,结合自身优势优化办学领域 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贲能军 顾建华 冯晓峥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4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职业院校资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资助对象认定较为简单、资助实施举措较为单 一、资助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据此,文章提出职业院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建构:建构资助对象的 精准认定体系、建构资助实施的精准方法体系、建构资助过程的精准管理体系。最后说明了职业院 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应用:在资助对象的认定上注重定量与定性结合、在资助实施的方法上满足 学生个性化需求、在资助管理的手段上建立信息化工作系统。
  • 向罗生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5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5+5”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一大创新,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 景和政策依据。其中,第一个“5”是指“5 对接”工作机制,即产业与专业的对接、生产制造与就业实 习的对接、工匠与名师的对接、创新发展与科学研究的对接、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对接;第二个 “5”是指“5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力度、广度、深度、密度和效度5个指标。
  • 李炜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正逐渐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科研管理工作 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科研选题和申报的针对性、建立高效的学术监督体制、提升科研管 理工作效率。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面临着对科研管理认识不足、科研管理机制不 够完善、科研管理保障工作亟待优化的困境。为实现大数据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有效作用,高职 院校需转变对科研管理的认识、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保障工作。
  • 师资建设
  • 方耀萍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6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缺失、评审激励制 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既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阻碍了育人质量的进一步 提升。针对现实的发展困境,要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 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双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方面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从政策保障、制度保 障和资金保障三个角度入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 化磊 姜妮 张艳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6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辅 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特征,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自我学习、沟通协调和创新能 力,进而指出应用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滞后的主要表现为岗位职责不明,角色定位不清;职 业化和专业化滞后,职业地位边缘化;发展空间狭窄,职业前景不明朗;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偏 低,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 成人教育
  • 徐倩 肖蒙蒙 魏丽萍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70-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青岛市六区市546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数据,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的“盲点”,并解析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破解“盲点”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盲 点”表现为: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培训方式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与 市场脱节;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师资保障制度、培 养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文章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破解对策,以促进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 娄眉卿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78-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 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 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 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 兴战略。
  • 课程与教学
  • 刘桂玲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8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教材面临因内容层次混乱导致的针对性不强、因内容边界不清导致的重复学习 等弊端,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资历框架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教材,在要素层面, 要依托资历框架的层次目标、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物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等作为基本点;在组织形式 维度,强调多主体协同,强化学习者的参与,实施“成效为本”的评价模式;在结构维度,强化各阶段 纵向衔接、专业内横向配合,建设高效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更新组织建设,规范建 设流程,构建共享联盟,改变出版模式,是实现基于资历框架的职业教育教材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 张有武 顾徳龙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具有超越现实性、客观真实性、灵活便捷性、互动性的特 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要坚持政治性与导向性原则、实用性与同步性原则、实 效性与整体性原则、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路 径:建设教学网站、开发网络游戏、开发手机App、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考核机制。
  • 郭燕 谢敏 王琰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95-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形式灵活、学生学习不受时空局限等优势,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 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层面。文章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翻转课堂的意义,进而提出从岗位式教学设计、 三点融合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主线的高职翻转课堂以及校企全方位多元化动态 评价体系四方面将工匠精神融入翻转课堂,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翻转课堂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 法,以期促进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交流平台
  • 廖芳 王敏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99-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 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 贾新华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103-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 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径: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内容,使思想政治 理论课“活”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保障;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
  • 刘海云 廖小伟
    教育与职业. 2020, 1(3月下): 108-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笔者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146名技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的过程与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结构、专业系三个变量上存在 显著差异。技工院校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系、家庭结构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 策,如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以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 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