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9年, 第1卷, 第5月上期 刊出日期:2019-04-30
  

  • 全选
    |
    专题
  • 刘斌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石,是形塑现代中国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崛起、 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创新、与 时俱进,其内涵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路径。面对新时代、迎接新挑战,高职 教育要把握新形势、勇挑新重任,使自身现代化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 众的期待相契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 高鸿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1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职业教育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 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需要站在引领职 业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时代意义与历史使命,贯彻新方略,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和道路, 聚焦新需求,创新建设思路与举措,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进步、社会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和人 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 张元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16-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1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是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根据 2019 年初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文件,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至2035年,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 的主要特征将体现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人才培养路径通 畅、教与学深度变革等方面。遵循职业科学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远 景目标,将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 孙兴洋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2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 略部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职 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把助力民族复兴视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使命,把协力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支撑,把聚力服务提升视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的本质要求,多元化、多路径培养人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社会,全面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
  • 研究与探索
  • 郭广军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25-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思想,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设置反映了新时代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从历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奖项结构分析可见,一是突出了教师主 体地位,杰出教师奖占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半壁江山;二是突出了校长领导作用,杰出校长奖占比 近三成;三是突出了学校整体标杆,优秀学校奖占比近二成;四是优秀理论研究奖数量削减,评选更 为审慎。新时代要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重实践:加大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实践,提升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社会知名度;二是铸品牌:优化调整黄炎培职业 教育奖项结构,打造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金字品牌;三是强弱项:加大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对职教理 论研究的引导支持力度,深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薄弱环节建设。
  • 贾铃铃 陈选能 贾娜娜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31-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深入程度不够、参与不够规范等困 境。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负担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生困境的重要原因 之一。基于此,文章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的作用、搭建区域性校企合作网络服务平台、 对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进行补贴、构建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的可信承诺关系、筛选合适的企业作为 教育型企业等策略来降低或分担企业的一部分交易费用,以此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吴南中 卢锦运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38-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立交桥”,成为教育系统的 现实问题。文章从学分银行的现实任务入手,梳理了学分银行的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教育机构内 涵提升和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发展等核心任务,形成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的逻辑基点。根据学 分银行组织架构建设的元素及其相关关系分析,提出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的目标:纵向要形成 学分银行生态层次链,横向要规范学分银行业务谱系,要素要实现多点互动的协同组织。基于此, 文章提出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需要兼顾区域强化和条线任务强化,选择“矩阵式”,使之既能与 政府治理体系的层级紧密联系,又能强化关键业务的指导功能的矩阵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组 织框架的职权和条线任务。同时结合实践,设计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基础上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 和功能机制等运行机制,与组织框架相互支持。
  • 教育管理
  • 李倩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4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学校对产教融合的重视不 够、内容单一、平台不足,主要是缺乏内外部融合的动力与有效的保障措施。因此,要着力激发地方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增强外部需求,精心打造内外部融合的平台与保障网络,促 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有效转型与继续发展。
  • 李燕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49-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的必然趋势。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背景下我 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是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背景下职 业教育发展的契机;“海洋强国”战略是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海洋产业 转型升级是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海洋资源 产业大开发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拉动力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海洋资源产业大开发背景 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创新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建设课程体系、打造师资力量、建设实践 教学平台、设计考核体系。
  • 陆爱武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使社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使应用型 院校的教学方式得到极大改进。当前,推进信息化教学已逐渐成为应用型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 方向,但应用型院校面临着组织、机制与制度不够完善,目标不明确,员工信息素质不高,信息环境 与系统不够健全,以及数据安全与资金缺乏保障等诸多推进困境。为充分响应数字化校园建设号 召,应用型院校应当完善信息化组织、机制与制度,落实目标;提升员工的信息素质与技术水平;健 全信息化环境与信息化系统;强化对数据安全与资金的保障。
  • 职业指导
  • 孙珊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存在角色、职能、协同和能力等困境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高校载体 和人才等方面优势,从“生态圈”价值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协同子系统、能力子系统和载 体子系统六个方面构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生态圈”模式。“生态圈”模式更加着眼于工作环节的 一体化衔接和六大子系统的协同合作共生,包括大学生个体、高校、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 罗锦丽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63-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时代”的传播主体平等,传播途径便捷,传播信息即时,传播范围广泛,传播过程透 明,这些特点给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方法、主题、内容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 战。“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 “微传播”;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打造职业指导“微课堂”;以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开展职业指导 “微咨询”;以丰富职业体验为目标,充分利用碎片化课余“微生活”;以智慧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 导工作“微体系”。
  • 师资建设
  • 杜沙沙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68-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教师继续教育历史脉络的梳理,认识到教师继续教育经历了扩充教师队伍、补偿 专业知识、补偿学历教育、提升通识素质、提升专业能力等阶段,这种阶段发展是与时代背景相吻合 的。“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存在教学层次不清晰、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缺乏针对 性、学时分配不合理、评价标准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分层教学、分域指导、分级考 核”的目的,文章设计出教师继续教育标准体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每层次包含通识能 力、专业发展、教学技能等领域,为促进教育效果,并在各个层次领域设计相匹配的评价标准。
  • 魏爱萍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7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规模 的大幅扩张。然而,随着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教学核心的师资队伍却逐渐成为制 约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应用型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着 教师资格、教师聘用以及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困境。因此,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型院校 应当弱化学历标准,凸显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标准,确定专业认证机构;确立自身的教师聘用标准, 开拓兼职教师的招聘渠道;提高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的实践训练,完善教师实践训练的保障 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实践训练的激励制度,确立教师实践训练的评价机制。
  • 德育研究
  • 王虹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 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在社会加速转型、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境遇以及思想理念变革、学生个 性凸显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多维困境,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应以此为契 机,增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提高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努力拓展思想政 治教育场域,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 秦光银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精准扶贫,进一步凸显了“扶贫先扶智,扶智办教育”的观念。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 教育,成为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当前,职业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制 度保障不完善、教育内容缺失和实践性教育平台不足等问题。要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就要从制 度、内容途径和成长环境等方面入手,保障贫困生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职业院校扶贫工作 不仅要重视对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效,根据院校贫困生群 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措施。
  • 比较教育
  • 王力维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90-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促进学生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以“能 力本位”为主要原则、注重“专业对口”的三种衔接模式,即以学制、编入制度和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 接模式。同时,日本采取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完善“转入学”制度、改革学位授 予政策、建立协商会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对中高职之间的贯通予以保障。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要 从教育理念、制度保障、运行机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我国中高职之间的有效衔接和 融通。
  • 徐纯 闫智勇 吴全全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德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和学术教育转型的问题,均削弱了各类型教育的传 统优势。为此,德国在技术大学的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 素影响下,通过构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统一的双轨教育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共轭 融合的高等教育模式、确立科学素质和职业素质跨界交融的人才培养目标等促进学术教育职业化 的措施,巩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必须加强职业科学研究,重构应用型高校 转型发展逻辑起点,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保障立体衔接的教育体系高效运行;改革质量治理机制,促 进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并行发展;践行工作逻辑课程,实现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协同培养,不断促 进应用型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枢纽功能,引领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和社会地位。
  • 课程与教学
  • 叶怀凡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103-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 途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策略,也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 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支撑引领,更加强调专业的链式集 成,更加突出产教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思路上,应调研先行,明确“建什么”;统筹谋划,清楚“怎么 建”;制度保障,确保“建得好”。
  • 康玉忠 曾文权 余爱民
    教育与职业. 2019, (5月上): 108-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学生差异大、自信心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于岗位技术发展 需求、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久等问题,提出“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创新,即提出“教融于产、产 促进研”理念,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异步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精准育人;校企共同设计“异 步教学”的岗位课程体系,实现“三对接”;校企共同打造异步教学实施载体——教学企业;校企共建 “异步教学”评价体系;校企共建“异步教学”“双师”团队,并在IT类专业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开 展产教融合提供了有效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