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9年, 第1卷, 第10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9-10-15
  

  • 全选
    |
    专题
  • 石丹淅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 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由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滞 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策系统碎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主要诱因,使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明显 不足。新时代,以农为本积极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生为本着 力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闭合系统;以人为本稳步加强农 村职业教育整体性治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高质量推进乡 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 李俊衡 颜汉军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1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运行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扶贫 对象的选择上由“宏观普惠”向“微观精准”转变,扶贫路径的建构上由外部“给予”向自主“赋予”发 展。深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教育扶贫成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 能力为目标逻辑。同时,建议通过精准扶贫聚焦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精准扶贫的实施主体,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体系;改善精准扶贫舆论环境,提高民 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精准对接贫困人口,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 战略目标的实现。
  • 张旭刚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19-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 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 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 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 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 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27-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 1158 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 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 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 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 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 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模式等策略。
  • 研究与探索
  • 张弛 张磊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3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智能化机器换人的新工业革命进程中,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精神急需转 型升级,从而应对中国智造时代的职业更迭。从“制造”到“智造”,制造产业链转型升级,要求高技 能人才具备复合型职业素质,包括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二 维度结构。基于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构型,职业教育要构建“1+X”育训协同体系,即确定“1+X”育 训协同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扩充“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外延,将社会生源纳入“1+ X”育训对象范畴;构建高技能人才“1+X”育训协同体系,学历证书教育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横向拓展实践性生存发展的职业素养,并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实现 协同。
  • 阙明坤 武婧 李东泽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4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兴起,是国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政策支持民办高职升格 本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本科技术人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际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经 验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的培养目 标是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学科专业遵循需求导向、强化应用;课程体系注重情境、基于过程;培养模 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理念应该面向人人、服务就业;办学资源强调双师教师、企业环 境;发展机制是中专本硕贯通衔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未来要处理好学科与专业、职业教育与 本科教育、公益属性与民办体制三大关系。
  • 教育建言
  • 张道宏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49-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要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 高效发展,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必须破解当前职业教育的难题,主要表现为中职教育规 模持续萎缩、办学质量低下,高职教育占比下降、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压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 不畅、学生发展通道受阻等。为此,建议适当压缩中职教育规模、整合中职院校,全面提升高职教 育质量、拓展其办学职能,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各就其位、重视应用型本科发展,从而进一步健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 莫荣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5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职业 素质重要内容的职业精神,也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时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及 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 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中、把职业精神课程纳入政府 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建议。
  • 教育管理
  • 董平 李艳娥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 育生态发展存在沟通协调难、教育融合难、专业产业匹配难、企业参与难、课堂生态实施难等问题。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包含大湾区生态、学校生态、课堂生态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系 统。从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合作共生,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增进交 流合作,师资共享;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生态活力五方面促进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 龙柳萍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西南民族地 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路 径:政校企跨境协同是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实施的关键,设置国际化课程是西南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国际化实施的抓手,师资队伍国际化是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加 强民族文化交流是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突破口。
  • 宋洋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服务是我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而培养既具备专业技术素养又熟 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文化的高职人才,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优先选项。新时 代我国高职人才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服务企业运营管理、一线生产建设的复合型技术人员,因此, 应在招生对象、培养机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通过定向培养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的技术人才、建立政校企协同联动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设置“跨学科、多技能”的应用性课程、 组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师资队伍,来全面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效能。
  • 刘慧敏 张小军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6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加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监管具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加快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政府监管 视角来看,引发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监管的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政府监管机制亟待完善、政 府监管的考核标准不够规范。为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健全监管机制、完善考核 标准。
  • 李海东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7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 此,有必要对顶岗实习进行全过程的“管”和“理”,使顶岗实习向更健康、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发 展。当前,顶岗实习管理的困境是过程管理难、专业不对口、权益难保障。对此,高职院校要管学 校、管企业、管教师、管学生,实现“管”的目标;理文件、理制度、理标准、理流程,达到“理”的目的。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和“理”的展望是:清晰认知顶岗实习“管”和“理”;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手 段;协调各方利益;系统设计,多种保障到位。
  • 职业指导
  • 王中教 张泽云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75-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进而指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 质量就业的现实基础,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外在规约,应用型本 科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最后提出应用型本 科高校要积极打造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两点一面”实践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力点, 做好管理育人;以“双创”人才培养转型为助攻点,做好教育育人;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人才培养联 动为辅助面,做好服务育人。
  • 吴昀辰 王秀云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而提出了“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架构,并从构 建“三层次”教学目标、实施“三阶段”培养、架构“三模块”课程体系、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双 创”实训平台、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质量评价模式五方面探索了“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 教育教学模式,以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 课程与教学
  • 欧海燕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职业素质本位教育对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职业素质本位中高职 教育课程构建存在教学课程目标中职业素质体现不足、课程结构设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进而从明 确多层次的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结构、建立多维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建立场景教学 体系三方面提出了职业素质本位下高职院校课程构建及改革的思路,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 业素质水平,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 周波 杨晓蝾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90-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材内容单一、软硬件保障不 足、校企协同不畅、考核评估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 系完善对策: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协同体 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 王波 张崎静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93-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过程方法”管理原则,并指出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面临着实 践教学输入困境、实践教学过程困境、实践教学输出困境,进而提出针对输入困境,要发挥质量管理 主体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场地,共享实践教学场 地;针对过程困境,要提升实践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提升实践教材的质量,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健全 评价机制;针对输出困境,要优化质量管理手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交流平台
  • 付海涛 段玉明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民办高职院校产权纠纷是指因办学动机不纯、投入不足、产权不明、管理不善等多种原 因相互交织影响,导致学校的财产性权属在不同主张人之间发生异议、争夺等非正常情况。妥善处 置民办高职院校产权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严格审批工作、加强过程监管、完善法 律法规、健全综合协调等应对策略。
  • 刘晶 吴国毅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103-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职业素质高的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任 务。文章通过调研武汉地区5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洞悉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培养现状。结合调研结果,从切入点、关键点、突破点、落脚点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 素质培养体系的路径。
  • 赵平
    教育与职业. 2019, (10月下):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 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 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 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