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8年, 第1卷, 第8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8-08-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韩佳圻 郝春东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总纲领,强调构建实体经 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 不能缺位,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 务业,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改革,要牢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建设主线,着力做好“四个融合”,即“园教”融合、“教产链”融合、“专产”融合、“校企”融合,实现职业 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激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提升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 度,构架“双元分层交融”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
  • 李倩 唐立颖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1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教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共生现象体现在理念共生、资源共生及主体共生三方面。由于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各主体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对称,多元主体未能真正实 现互动以及协调、激励、监控机制缺失,致使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共生规范缺位、共生纽带脆弱、共生 动力不足以及共生保障机制不健全。面对共生机制构建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 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及政策体系、整合及优化内外部资源、完善多元主体互动及构建协调激励机制 等,以完善共生规范、强化共生纽带、激发共生动力及完善共生保障,进而构建职教集团化办学共生 机制。
  • 宋静辉 储开峰 孙杰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19-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认真研究无锡市“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阐述了无锡市经济特征和无锡区域经 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无锡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本着协调发展和产 教融合原则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刘林山 王强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2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是高职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内容,校企合作 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全面,难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校企 双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推进缓慢,这些已成为高职教育优化 人才供给结构的掣肘。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制度化不完善、政策执行失效、信息不对称、创新性不足 是主要原因。为此,应强化落实校企合作制度,提升校企合作政策的执行效力,建设校城融合信息 化交流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 教育管理
  • 徐玉成 贾少华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3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既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拓展和升华,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的必由之路。加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构建卓越的师资队伍、明确专业发展特色、创新办学 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为着力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着手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打造一大批高水平的优质专业;围绕“双师”特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 优质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 务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拓展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 陈玉峰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北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河北省高职教 育亟待从教育结构优化入手,针对高职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培养对象单一、专业建设不协调等结 构性问题,采取优化区域结构,鼓励社会资本办学;优化供给结构,完善高职培养体系;优化专业结 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等策略,全面提升河北省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 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精准的人才供给。
  • 王紫星 巩力溪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刚性要求、大学生意识形态多元化与需求的多样化、解决职业 院校教育管理现实矛盾的内在需要、教育管理的主客观条件倒逼学生工作精准化四个方面论述了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置于精准语境下研究的必要性。尝试探索以精准定位为先导,适时更新教育管 理理念;以精准服务为引领,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以精准育人为手段,扎实推进教育管理工作; 以精准管理为目标,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团队等优化路径,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 李凤芹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4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及其办学成本的特点,以及教育成本管理的作用,然后论述了 教育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教育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职业 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对策:加强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职 业院校教育成本管理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发挥财务人 员在教育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职业指导
  • 杨涵 刘巧芝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50-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辨析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的“从众效应”,文章分析了现象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策 略,即提升“双创”教育的地位、“双创”教育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定制量化的“双创”教育评价 指标、量身定制“双创”教育方法。
  • 陈亚惠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54-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文章将大学生创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 尝试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困境,提出了基于 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高校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大学生创业者做好前期市场调研, 学会挑选合作伙伴;构建创业孵化机制;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沟通能力;加强政府扶持。
  • 刘其龙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57-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观照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影响, 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然后阐述了资源协 同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构建:全方位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浸润型政策文化体系 的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开放式社会促进机制的构建。
  • 苏枫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60-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策略,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阶段连接式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以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的科学性。认识到导 师是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策略的具体落实者,稳抓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的关键时期,采用过程 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确保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的落实。完善全面服务,为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提供保障。
  • 李群 翁伟斌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6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然成为企业工作队伍的主力军,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离职 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角色压力、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 究假设,构建了毕业生角色压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 将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角色压力显著负面影响工作满意度;毕业生角色 压力显著正向影响离职意愿;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显著负面影响离职意愿;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在角色 压力与离职意愿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孙干 李建文 贲能军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7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贫困是一项社会问题,同时也会滋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 业形势,高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 心理偏差,影响其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关乎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文章首先从 就业认知、就业情感、就业信念三个方面研究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主要就业心理偏差体现,然 后深入剖析了导致高职院校贫困生产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原因,最后从政府社会、高职院校、贫困生 自身三个角度探讨了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偏差问题的建议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贫困生 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比较教育
  • 杨丽波 王丹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75-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荷兰政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向更高一级的教育水平过渡,提出了建立持续 学习路径。持续学习路径旨在建立一个连续、顺畅的教育教学体系,缩短学生受教育年限,降低教 育成本。文章通过分析持续学习路径的典型案例——“绿色学校”,了解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 模式、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以期对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有所启示。
  • 陈云志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82-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澳大利亚学徒制主要有三种模式:典型学徒模式、学校本位学徒模式、集团培训模式,其 中,集团培训学徒制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徒培养模式。因此,研究澳大利亚集 团培训学徒制的经验,如政府经费资助中介组织即集团培训公司的发展、制定集团培训公司国家标 准、建立澳大利亚集团培训协会等,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德育研究
  • 于茜 王琴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87-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融媒体的概念,分析了融媒体在控制、心理、社会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 工作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提出应从控制方面、心理方面、社会生态环境方面构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 程伟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9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对文化自信及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认识,分析了高职院校价值观养成教育存 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从文化自信视域研究价值观养成教育,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 作用,实行“三结合”育人理念,采用“三三四”价值观养成教育模式,通过两大“阵地”引导价值认知、 六大“堡垒”强化价值共鸣、六种体验驱动价值认同、六个团队推进价值实践四大路径,积极促进高 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养成工作。
  • 交流平台
  • 周晓龙 张忠伟 孙伟清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97-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悉尼协议》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如专业群建设容易本末倒置、专业群与产业链未能紧密对接、专业群建设创新运行机制较弱、专业 群建设缺乏标准化建设范式,进而提出了《悉尼协议》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几点启示:专业群构 建要体现跨界的理念;课程体系要体现“通、专、实”的融合目标;师资团队建设要体现综合教学能 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注重“输出”效果;教学资源库建设要对接国际标准规范。
  • 程小红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10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应构建“三位一体”应用 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以课堂教育和日常宣传为主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体系,以心理咨询辅 导和普测为主的专业支持体系,以有效防范心理极端问题发生为中心任务的心理健康安全干预体 系。最后指出了“三位一体”应用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构建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危机 应对能力;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
  • 黄建国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105-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切入点,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进 行了问卷调查,并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态度和认知,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教师信息化 教学实践,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化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五方面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的现状,进而在教学机制、管理机制和教师教学需求三方面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策略。
  • 何金开
    教育与职业. 2018, (8月下):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了教学学术视域下完善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应用型 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如教师选聘制度存在缺失,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教师教学研究 与评价效能较低,教师教学学术氛围淡薄。最后提出应用型院校应基于教学学术视角,优化院校教 师选聘制度、健全教学学术培训制度、改进教学学术研究与评价制度、创设教学学术研究氛围,以促 进教师教学水平与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