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8年, 第1卷, 第1月上期 刊出日期:2018-01-01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杜文军 赵旋屹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增加,普职教育贯通正面临认识偏 颇、衔接不畅、教育分流方式忽视学生主体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从思想、实践、制度层面,将义务教 育阶段后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之间失衡的现象。
  • 肖静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1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203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从外部来看,面临 人口上的“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产业发展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工作上“集成化”与“研 究化”交融的挑战;从内部来看,面临纵向衔接乏力、横向融通不足、职前与职后不协调等问题。面 向 2030,职业教育应加快结构调整,层次结构上,要保持中职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类型结构上, 要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要抢占未来高地,积极探索面向2030年的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推动价值转向,大力弘扬和践行“人人出彩”的职教发展价值取向;强化制度匹 配,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加快机制变革,完善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 激励机制;创设舆论环境,围绕生涯发展与价值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 张晶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17-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融合的育人制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突出的系统性、较强的规范性三个特征。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面临着诸多现实之囿,如校 企之间的价值冲突导致现代学徒制运行效率低下,行业协会协调乏力导致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成 本上扬,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学徒身份异化,企业师傅出于替代性忧虑而不断强化自我技能的保 护等。为了推进试点工作的稳步开展,应加快顶层框架设计,确立企业在现代学徒培养中的主体地 位;强化行业协会组织的协调功能,降低校企合作成本;理顺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的法律关 系,实现对现代学徒的权益保障;加强对企业师傅的资格认证和监管,辅之以相关激励举措。
  • 宫丽丽 张安强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25-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革新的契机,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培养模式。然 而,现代学徒制在中国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本土化”的困境,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结构功能主义 理论既能够表现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模式,又可以解释所有较小社会形态的内部功能结构。因 此,文章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期通过“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的循环去构 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从而更加稳固、有效地推进现代学徒制在中国的实践。
  • 教育管理
  • 王昆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30-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必然性出发,阐明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导向,提出 了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改革课程体 系、搭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等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人才培养路径。
  • 符欲静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3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协同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及高职教育开展协同创新的优缺点进行厘析,针对当 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构建科学先进的协同创新机 制、引入社会多方力量、优化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载体的培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 配置。
  • 徐兴锐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4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联合办学既是应用型院校改革的重要趋势,也为应用型院校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近 年来,高等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培养过程共同参与性、 合作成果的利益均沾性等特征。为加强联合办学的教学管理,应用型院校应重视转变管理理念,坚 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与组织机制,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后勤保障与推广制度等。
  • 刘萍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44-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我国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给应用型 院校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很多应用型院校目前还存在专业与培养计划设置 缺乏科学性、学生与社会衔接能力低、就业率低等问题。为了在社会制度与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实现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应用型院校应该准确定位,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 信号理论关注就业率,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与专业进退场制度。
  • 徐兴林 赵梅莲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49-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选择,在此视域下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应 用型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修订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着力点,提出学分制下改革 优化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具体包括构建“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三 平台”应用性课程体系、“层次+平台+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 职业指导
  • 陈洁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54-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内创业理论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高校内创业教育体系可 以有效整合和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充分调动相关部门、教师、在校大学生和校外力量的积极性,创建 具有市场行为资格的法人主体,向市场提供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服务,实现利益回报。因此,应构 建高校内创业动力、运行、动态调整等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内创业保驾护航,同时各级管理部门要具 有前瞻性、大局观,共同推动高校内创业教育发展。
  • 刘胜勇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错位的现象非常凸显。文章基于过程管理,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错位的表现,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创新 创业教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同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的前期策 划、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主体的选拔与培训工作、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实施与监控环节、建 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后期反馈与运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纠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错 位的对策。
  • 师资建设
  • 杨灵芝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6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制度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引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 立足于全体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再学习,结合高职教师当前的工作特点和职业需求,为高职院校教 师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在职培训,通过定期的学习培训和科学的培训考核方式,为高职院校教师 队伍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 韦幼玲 史兵方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7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学校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学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是学校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迫切需求。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转型发展 期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专业结构不科学、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偏低等困境。民族地区高校 转型发展期辅导员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需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体 制机制,鼓励辅导员自觉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
  • 郭勤英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75-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新常态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师德师 风评价机制的重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思路。文章深刻分析了新常态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 价机制完善的逻辑联系,阐述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常态下高 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重建的路径:以科学化为主导,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理念; 以教师内在涵养与外在言行为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整合网络平台与 实体平台,不断丰富、创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形式与手段;以经费投入与制度建设为主,不断 夯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保障基础。
  • 比较教育
  • 闫妍 张学英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78-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的职业教 育,始终与之匹配性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 CBE 模式以及日本的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 育。文章通过对这些国家实践经验的梳理,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以市 场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塑造。
  • 邱燕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8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做法进行 了比较发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激励和发挥家庭情感支持是各国的 共同经验。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企业利益的实现为切入点、以政府主导作用 的彰显为稳定点、以家庭情感支持和意识培养为着力点、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为落脚点 来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是我们从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 学科教育
  • 姚水洪 崔戴飞 邱惠萍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91-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与现代劳动制度相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是深化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方法。文章对现代学徒制育人的“五对接”“五共 同”“五融合”意义做了分析,提出校企双主体开展现代学徒制“双栖、双岗、双导师”护理人才培养的 实践策略,应从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校企招生招工一体、人才培养“五对接”产教“五融合”、岗位胜任 力考核评价、校企天使文化共融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有效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 张海报 梁婷 黄霞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96-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5+0.5+1”人才培养创 新研究的总体目标,提出民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专业知识体系、大实践教学体系、企 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能力培养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建 议应该建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支持,以保障人才培养的顺 利实施,并对实施难点和效果进行了展望。
  • 交流平台
  • 杜卉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103-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 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行视域拓展及转换,创新教育理 念、工作方法,实现全员育人专业化、实时育人网络化,加强团队建设、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促 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 周华
    教育与职业. 2018, (1月上): 107-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学生素质的提高对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 战。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视角,分析当前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化过程中遇到的瓶 颈,提出了以坚持成果化导向、树立精品化意识、引入项目化管理、应用体系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构 建思路,总结了以时间为轴、以主题为纲、以任务为的、以特色为源的构建路径,关注德育资源建设 与整合联动,以此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化 构建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