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8年, 第1卷, 第12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8-12-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陈群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 需要,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加快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 在借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应以融合发展为主 线,创新体制机制;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创设高端产教融合平台;以专业发展为引领,构建特色高水 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以内涵发展为依托,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升级;以师资建 设为保障,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
  • 王柯 刘琳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1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跨界性、共享性、融合性是“无边界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其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能 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均衡性,进而推进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权力格局的重构。当前我 国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类型性、空间性、结构性、指向性失衡。要改变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问题,就要按照“无边界教育”理念来厘清资源配置主体关系,消解资源配置的类型便捷;按照“大教 育”发展观思维来推进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以及完善资源供给的激励与服务体系,进而实现资源配 置效用的均衡化发展。
  • 易小芳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18-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伴随着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粗放型经济 逐渐向科技创新的密集型产业转变,从注重相对优势的跟跑创新向注重竞争优势的领跑创新转变,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培养紧跟时 代发展需要,紧贴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国制造 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 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从经济学领域移植到职业教育领域的“混合所有制”研究也凸显了其 时代新价值。本研究从构建适宜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健全满足永续发展为目标的制度保 障、激发价值观转型融合的深层活力、提升支撑多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合力等角度,指出了新时代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发展的治理路向。
  • 吴玺玫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25-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多方协同壁垒明显、学校办学现 状限制、创新成果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及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等障碍因素,既不利于高职教育创新 驱动发展,也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文章从解决现实困境、寻找有效路径出发,提出了政府 主导、高校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等举措,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服务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 能力。
  • 教育管理
  • 吴岩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型院校是我国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为国家技术创新与深化体制机 制改革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文章分析了合作教育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困境:运行 质量低下、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管理缺位、企业动力不足。为突破困境应做到以下几点:搭建校企合 作平台,确保运行质量;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促进校企双方务实合作;健全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制度,调动企业合作热情。
  • 覃川 郑萍萍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 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完善职 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助力教师职业成长;树立“支持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赵慧 韦琨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分析了校友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对工匠 精神培养的意义,接着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助推 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建立校友资源库、研究挖掘校友精神、构建校友文化长效机制、设立工匠爱心 基金、跟踪服务校友。
  • 师资建设
  • 李文晋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4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困境:职业素养存在不足、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保 障体系存在不足,并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路径:强化职业素养、提 升各项能力、完善保障体系。
  • 董学恒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4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便捷 的途径。然而,复杂的社会化媒体语境也给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 挑战,师生互动和深度沟通不足、没有充分运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思政教育工作科学性不足、思政 教育工作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制约着辅导员育人工作效能的提升。据此,提出了社会化媒体语境下 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困境的化解对策:借助社会化媒体,通过深化沟通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疏导; 借助社会化媒体,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借助社会化媒体,增强服务育人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借助社会 化媒体,完善工作机制。
  • 德育研究
  • 周骏 李勇 李梅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49-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 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的目标与思路。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 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两个基本方向,实 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员参与。
  • 姜伯成 屠明将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52-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校法治教育实施在整体效果、政策环境与学校环境、师资队 伍建设、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社会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同时,中职学校法治教育 实施面临着学生法治素养亟须提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形式死板、师资队伍结构仍需优化以 及家校与社会尚未形成教育合力等问题。对此,从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整合、革新教养方式、强 化师资建设、创新育人机制等方面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法治教育实施的改进策略。
  • 成人教育
  • 魏宏伟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59-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对教育供求关系的一种调整与改革,是资源配置、供 给内容及方式等全方位的改革。我国的电大系统具备覆盖城乡、集合教学与办学资源为一体的综 合优势。目前电大系统在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声誉、政府支持等 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使得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从供给侧角度推进开放 大学体系建设,既是促进电大转型的重要出路,也是推进开放大学体系自身建设的需要。对此,需 要优化开放大学体系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提升其教学灵活性及服务质量,完善政府支持以及构 建开放大学文化体系,进而构建中国化的开放大学体系。
  • 丁红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66-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探视、发展、完善四个 阶段,不同时期的政策有不同的特征。从社区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来说,其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 元,内容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人本化,实施过程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展望未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 应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更加体系化,在保障机制上更加明确化。
  • 孙干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7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课程 目标模糊、评价机制欠缺、师资队伍薄弱、环境支持不足。最后提出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托提升社 区教育课程开发质量:转变社区教育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专业化 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营造优质的社区教育发展环境。
  • 黄一映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在缩小贫困、消解能力贫困等方面具有 巨大的价值。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脱贫乏力,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由此,需要结合贫困对象的 精确需求,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职业教育资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增强扶贫合力;建立多元治理 结构和监督评估机制,保障职业教育扶贫效能。
  • 课程与教学
  • 陈宝玲 戴夕然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80-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学徒制契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文章在阐述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一主体” 课程标准的诸多单一性,最后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课程标准应具有六个“双”特质,即职业院校 与企业合作培养机制下的“双身份”“双育人”“双主体”“双导师”“双基地”和“双评价”,并按照六个 “双”的内涵,变革和创新课程标准中不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的内容,有效促进了现代学徒制教 育目标的实现。
  • 肖绪信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8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 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现有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需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 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全方位优化与创新。
  • 余俊帅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9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概念与背景,分析了浙江省学 前教育专业“3+2”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办学现状与特征,进而指出了“3+2”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设 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质量监控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制定兼顾科学性与可行 性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课程设置的衔接提供参考;协同制定并实施务实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实施的 衔接做出实质保障;优化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为课程评价明确路径;加强管理与教学机制创 新,为保障衔接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着力点。
  • 交流平台
  • 徐红勤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97-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政府评价的性质与特点,指出了政府评价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进而提出在职 业教育评价机制不断走向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评价要从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 革:政府评价要“瘦身”,即要从一些领域中退出来;政府评价要“聚焦”,即要关注“关键”领域和“重 要”问题;政府评价要“基于科学性基础、以理服人”,即评价的权威性要建立在科学性、全局性和公 正性的基础之上,以期建立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社会评价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 黄玲青 苏江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102-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 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 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 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 郭冬梅 吴煜辉 丁洪湖
    教育与职业. 2018, (12月下): 107-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创造力倾向研究现状,进而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 向测量表》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146名学生进行了创造力倾向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受测学生创造力 倾向总体水平一般,在性别、专业、年级、社团活动参与频率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示差异,但在现代 学徒制和非现代学徒制不同培养模式上尚未发现显著差异。最后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高 职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的策略:坚定高职院校对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仍可有为的信念;努力创设有利 于高职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的环境,以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