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7年, 第1卷, 第6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7-06-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杨成明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浪潮,国家出台了《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在此背景下,面向 “十三五”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急需立足自身现状,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推进步伐,以职教 强国建设为发展定位,并通过强化自身服务能力、提升世界竞争力、凸显中国特色来使得职教强国 的内涵在促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有效支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个体自由幸福生活以及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得以深化。
  • 黄晓芬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1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作为重要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进行 相应的变革与转型。在必然性上,“中国制造 2025”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变化会引导职业教育调整办 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然性上,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制 造 2025”的要求,在规模上还有短缺,在结构上还存在失衡,在功能上还受到掣肘。在应然性上,要 求职业教育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深化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功能定 位,以确保能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足量、足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曾小兰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18-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移化、知识结构复 合化、技术素养实践化等新特征。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卓越型 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国制造 2025”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应加快推 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为基础,从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创新 型技能人才;以教学内容变革为依托,实施“专度”与“广度”相协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教学方式变 革为重点,构建“教、学、做”融通开放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变革为要件,打造一套 “制造业+”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变革为手段,运用信息化教学拓宽个性化学习方式;以实 训基地变革为保障,建立与“中国制造2025”相契合的实训基地。
  • 孙杰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 术型人才的观点,阐述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了国际通 用做法以及德国、英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实践经验,并指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 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应重点明确的几个问题。
  • 凌镜 胡正明 张雁平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29-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特征,从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涵、深化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开放性等角度阐述了融合特征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促 进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即理念贯穿课程、平台整合 资源、师资牵引项目、实践融于体验、氛围形成文化,以此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提高高职 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和针对性。
  • 王亚鹏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3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机制实质上是一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治理结构。 创新中国特色的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机制,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厘清机制创新的 内在逻辑结构,处理好“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之间形神兼备的关系。运用交易费用的分析 框架,可以发现较高的交易费用和成本付出是制约企业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因素。 增强我国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套牢效能,政府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治理主体,应加强 系统性现代职业教育立法,“赋权”和“赋能”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搭建“企校通”公共智慧服务平台以 及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等加强制度供给,实现企业参与治理机制的创新,有效降低 企业参与治理的成本付出。
  • 范琳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观对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文 章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建设,探索了蕴含在生态系统中的整体 生态观和生态系统内外因子运作机制等成功经验,并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科 学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扩大创业人才培养教育面、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整 体架构几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 教育管理
  • 王梦君 张璐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47-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受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影响,职业教育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 代职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的革新趋势,指出了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的革新策 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 “双师型”教学团队。
  • 刘绪军 苏霄飞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50-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引领带动已成为职业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从 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阶 段性发展的自我需求三个层面分析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对此,一流高职院校要务实创 新,以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要服务地方,突出辐射带动作用。
  • 龚娜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54-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结合国内外科教融合理论的 研究情况,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扩展了科教融合理论的外延;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等层 面,提出了实现科教融合的路径:政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平台;教育主管部门构建激励 资源互享的科教融合机制;高职院校建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体系;教师培养应用技术 开发与传播的科教融合能力。
  • 李莉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58-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学质量监控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 了职业院校区域教学质量监控联盟构建的动因。阐述了职业院校区域教学质量监控联盟构建的原 则:以教学服务为主旨,做好柔性监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以机制完善为抓手,确保 监管公正;以动态分析为手段,实现过程监控。指出了职业院校区域教学质量监控联盟构建的路 径: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建立区域教学质量监控联盟委员会;在联盟委员会指导下,设立专业教学质 量监控与评估机构;在全员参与模式下,建设区域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平台。
  • 林晓璐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63-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论述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的研究价值,然后分析 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 队伍绩效管理的发展策略: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契约分析;进行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护;重视 文化建设的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实现绩效管理方式的多样化。
  • 徐胤莉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66-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深化产教融合”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全面 升级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全面升级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校企合作全 面升级的对策:打造协同平台,构建校企合作的生态系统;完善协同机制,实现合作平台的良性运 转;找准协同要素,提升校企合作的效能。
  • 职业指导
  • 谢学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7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 状,进而提出了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路径,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完善创新创业 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进行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创新 创业实践环节,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其实现高质量就业。
  • 陈少雄 潘红 张日新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74-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构建创新创业理论创新教育平台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高校要树立“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两个基本点,构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创 新平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创新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 郝珺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7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社会用人需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文章指出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其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PDCA循环理论作为一种全面 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因此,高校应将 PDCA 循环理论引入日常教 学中,学校和学生都要做好职业能力提升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工作,以探索和实践大学生职业 能力提升的新路径。
  • 课程与教学
  • 安彦彦 姜艳文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8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有效融合研究的意义。然后 指出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融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 不够,生态文明教育中缺乏相关的实践教育,缺少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生态文明教育的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最后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有效融合的策略: 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建设专业的生态 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
  • 莫平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85-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普通高校持续开展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指出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路径:资源建设应坚持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 合;选择先进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善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取知识;采取三级共建 的模式。
  • 史玉霞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88-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和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互助式教评体系的改革思路与策略,如“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式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建构 主义理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以促进学生掌握工程图学知识,提高其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
  • 康慧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意大利设计教学的特点,如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衔接紧密,教学体系注重培 养学生的市场经验和实战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出我国设计教学应借鉴、学 习意大利设计教学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如重视设计教育;鼓励教师调整设计类专业 授课形式;构建系统化设计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拓展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设计视野;按 学科特性制定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和招聘要求。
  • 苍中洪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95-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了我国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 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策略,如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对 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重视学生认知结构对学习结果的关键作用,重视对学生认知负荷的调控,重 视对学生认知冲突的合理利用。
  • 安维强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99-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专本衔接”的意义,然后 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专本衔接”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重视体育教育功 能,让体育回归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提高体育教 学质量。
  • 劳士健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102-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创”背景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 型高校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分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然后论述了 “分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架构,最后提出了“分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模 式:“导论”工程、“导读”工程、“导做”工程、“导研”工程、“导师”工程。
  • 交流平台
  • 孙明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106-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津自贸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这对天津高职教育的发 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首先对“自由贸易区”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 论述了自贸区给天津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面向自贸区的天津高职现代服务业 人才培养体系: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拓宽职业教育学历提升路径。
  • 欧阳晓晶
    教育与职业. 2017, (6月下): 110-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弱,上网动机不 明确。然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搭 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多方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