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7年, 第1卷, 第3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7-03-15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史洪波 梁裕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的直接消费属性与间接消费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市场分析涉及职业教育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市场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的新思路,供给侧的自主性体现在其对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创造引领与补偿刺激三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要形成院校间的良性竞争,完善开放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计划性”,构建个性化的生涯发展模式,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 汤敏骞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1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隶属关系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因素。隶属关系以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作为自我建构的内在逻辑,包括行政体制中纵向层级设计的“省级统筹说”与“市级统筹说”和横向职能配置的“单一部门管理型说”与“多部门管理型说”。隶属关系的职能表现为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渠道、办学自主权具有影响力。解决隶属关系影响问题的策略包括: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吸收单一部门管理模式的优点实行教育部门主导、行业厅局参与的多部门分散管理;在内涵方面,要打破隶属部门界限组建干部团队,以省级财政为主实行无差别拨款,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 朱璋龙 赵刘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17-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实现教育功能目标的必由之路,包括学校愿景规划、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学校文化建设6 大要素。要素建设构成内涵建设“行动系统”的核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可以促进教育系统结构完善,是教育系统的“合意性发展”。内涵建设既要构建育人要素,又要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关系处理决定着“合意性发展”的质量,“行动系统”与“合意性发展”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两条主线,促进高职院校核心优势的生成与发展。
  • 蔡运荃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顶层法规设计的模糊与滞后、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畸变与失真、工具主义的抬头与兴盛等多方面问题。高职教育质量的长期诟病与落后教育观念的历史沿袭、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诉求未曾引起重视、功利思潮的渗透蔓延与受教育者的自我矮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宏观层面重视政府主体责任,灵活市场调节作用;从中观层面畅通合作共赢渠道,拓展跨界育人平台;从微观层面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加速人本主义回归。
  • 解瑞卿 武婷婷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29-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属性是法治化,我国依靠政策推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存在着学校与学生(徒)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学生(徒)与企业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学生(徒)与师傅之间的教育、合同等多种法律关系。然而,由于具体法律规定的缺位,导致这四种法律关系在现实中缺失或存在瑕疵。因此,有必要以四种法律关系的分析为切入点,对现代学徒制的法治化建设展开探索。
  • 张彩娟 张棉好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36-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机器换人”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因此,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补偿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对“机器换人”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补偿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究该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补偿的路径,以期为农村职业教育应对“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冲击提供参考,增强职业教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性。
  • 孙红艳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42-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呈现出“以工作分析为主线、教师专业发展与组织发展、强调工作关系网络”的特点。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导致出现一系列高职师资问题,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欧盟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与完善。
  • 教育管理
  • 张芳 李国平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4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多种内部、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地方院校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当前的转型之路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办学理念冲突、学科特色少、教学人才匮乏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统筹规划,建立转型管理机构,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更新观念,将其纳入自身的科学研究体系;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实施课程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协调院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帮助院校转型。
  • 朱中伟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因其具有区域性、集约性、适应性、前瞻性等特征,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降低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成本、形成特色师资优势、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如下构建思路:依托地方支柱产业,紧跟国家政策;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专业集群教学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 邓如涛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内涵,并从高职院校学生人性化的管理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制度化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和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管理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践行的需要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的重要性。据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如下建议:规章制度的建立、程序执行的合理、教师的服务意识、自主精神的培养和激励手段的运用
  • 崔顾芳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60-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详细阐述了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关系,认为其中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缺少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四方面问题,并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促进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 师资建设
  • 李琨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6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MOOC 时代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主要存在信息意识薄弱、信息知识陈旧零散、信息能力不足三方面的差距。并对此提出了提升途径:牢固树立信息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关注教育技术的新变化;不断更新教师的信息知识,提升信息能力,与时俱进地建设新课程;积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以适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 何静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69-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认为在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所谓的“困”主要集中在职业性质的确定、知识的应用拓展和教育技艺的升华三个方面。并对此提出了解困之路:定位专业性的职业、职前与职后教育的统合整理、激活教师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突围的途径:打破教师教育观念,激活能力和能量;突破高职教师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操作和现实训练;打破高职教师教育惯常方式,促进多元化创新;突破高职教师教育评价,推进全域和地区的保障。
  • 职业指导
  • 吴勇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74-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完善、普及化程度低、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观念过于功利等问题,进而提出高校应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网罗“名师”“民师”,打造多层多元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资源协同共享,创建多方联动的高校创业教育优质“生态圈”;提倡“个性化”教学,打造满足不同层级需求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全景模拟,打造实战型、竞争性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等路径,以推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 陈崇刚 苏丹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78-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体系亟待健全,众创空间、创意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创新等,进而提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众创空间与创意产业基地进行融合,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 肖泽平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特征,如就业率持续较高且以省内就业为主,创业率不高且典型案例的社会影响力不足。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如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对接不充分,当地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大学生就业,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优化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路径,如着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增强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的能力、建构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等,从而有效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促进其实现高质量就业。
  • 课程与教学
  • 熊建宇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86-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社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能力需求,指出了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文章详述了高职院校应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四方面来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进而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如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 李向红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目前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教学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实践教学层次不分明、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范围狭窄,教学模式缺少与互联网融合,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此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建议。
  • 李莉 肖建英 许晓惠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94-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校内实训基地能否可持续发展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文章围绕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剖析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方面问题:缺乏高水平的实训师资管理团队,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机制,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成本高、资金保障不足,并据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实训基地师资培养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促进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走向专业化、社会化、效益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杨佳佳 黄春峰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9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个因素对面向职业岗位群顶岗实习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这其中存在缺乏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各管理主体的认识存在误区、缺乏保障机制三方面问题。根据上述分析,文章认为应从培养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五大方面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群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以期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交流平台
  • 陈要勤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104-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企业、学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发现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过程中存在校企方在合作中的定位缺乏明确性、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缺乏激励合作的机制以及合作制度不健全、监督评价体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发挥服务功能,办出专业特色;企业发挥引领功能,参与教学评价;校企建立联动合作信息平台,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现共赢。
  • 伊育斌 赖福聪
    教育与职业. 2017, (3月下): 110-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英语教育运用分级教学法的实际意义,指出了职业教育英语分级教学的要点,如合理控制分级限度、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进而提出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分级教学,科学评价,因材施教,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科学利用网络教学课程,以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