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7年, 第1卷, 第1月下期 刊出日期:2017-01-16
  

  • 全选
    |
    研究与探索
  • 李梦卿 杨秋月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刻影响,他提出的“做学合一”理念、“社会化”办学方针、聘任“专习各该科之技能”教师和培养“敬业乐群”品格等思想,以及其所主张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学生自治等措施,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 蔡文伯 高睿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供给侧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植根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质。它直击职业教育的公平发展、结构体系的调整及职业教育资源全要素的优化配置等症结,致力于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在质量、效率及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它践行职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实现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替代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 周静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16-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路径表明,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来临。“工业4.0”对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技术应用以及工作组织形式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文章通过探讨新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张喜才 房风文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有优势、各有所长,但发展很不均衡。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行业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不深、高职院校发展不协调、科研引领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此,需要调动“政、行、企、校、研”等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统筹职能,增强行业指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深高职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研究机构的科研引领能力
  • 李松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2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 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 黄洪兰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扶持非营利民办高校必须加强监管,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未对民办高校的监管机制有明确规定,这给公共财政投入以及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构建监管体制势在必行。台湾虽然不是世界上私立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但在私立高校奖补助金的外部监管体制建设方面比较成熟,尤其是在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公众媒体监督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 南旭光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37-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围绕夯实专业能力、塑造工匠精神、增强开放协同、促进全面发展四个角度,阐释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借鉴,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 教育管理
  • 邵坚钢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探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依据该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甄别分类、战略制定、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相应战略包括彰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地位、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导向作用、利用边缘利益相关者的调适功能;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方式包括厘清多元关系、开展契约合作、聚焦政策支撑。
  • 白莉萍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点,从招生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及就业难问题着手剖析制约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若干同质化障碍,给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招生策略、特色化人才培养策略以及个性化就业服务策略,以有效化解制约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质化竞争问题。
  • 窦艳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的创新发展成果,在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和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教育与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也面临着优化转型的困境。文章基于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视角,分析独立学院转型的必然性及转型的难点,并提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转型与改革的策略
  • 邹秋仁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肩负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使命的地方公安院校,必须适应公安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挑战,梳理与反思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公安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指出了地方公安院校的职业教育结构问题和地方公安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地方公安院校的融合策略,以提高地方公安院校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 宋维虎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60-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加强服务观念,以教育信息化服务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分析出发,以教育功能视角透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层次,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以信息化为平台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 秦玉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65-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权衡一个高等院校办学品质与办学水准的关键依据是学生的就业情况。文章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的内涵,分析了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的意义。同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的构建路径:增强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构建的认识;加强以毕业生为主展开的就业质量反馈机制建设;加强以用人单位为主展开的就业质量反馈机制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获取信息的渠道、组织建设。
  • 张海波 孔焱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68-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策略:坚持建园初衷,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定位;完善运营机制,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良性发展;加强协同互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反哺功能。
  • 师资建设
  • 张婷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7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高职师资培养体系不开放,各主体沟通不顺畅;培养过程不完整,不能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培养标准不明确,导致培养状态无序;培养内容不实用,背离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制度不健全,难以提供有力支持五方面问题,进而提出应从协调多元培养主体,搭建开放培养体系;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健全师资培养标准,把控师资培养质量;突出培养实用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师资培养制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五方面构建高职师资培养的理想路径,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 崔洪成 齐辉 马尧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困境、制度困境、课程困境和情境困境,进而提出应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积极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回归,积极重塑体育教师合作文化,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德育研究
  • 雷彬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就业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对就业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全面,欠缺就业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教师缺乏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落后,课时设置间断、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等。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就业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如分阶段教育,构建系统连贯的教学课程,开发实用化课程,课堂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职业化、企业文化相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探究等,以期提高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 高宏德 邢莉娜 刘奇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83-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形势下,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愈加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变化,需注重研究大学生的家国情感及思想差异,坚持教育的政治性;注重研究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及媒介运用,强化教育的时代感;注重研究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及受教心理,突出教育的情感点;注重研究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及社会影响,形成教育的聚合力。
  • 刘春明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87-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 课程与教学
  • 胡晓娟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90-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反思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并就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框架、设计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路径展开研究
  • 付裕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94-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偏离了这一轨道,因此,亟待从教学意识、教学对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之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树德育人”的正途。
  • 李静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98-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院校外语课程体系的内涵,分析了能力本位在高职院校外语课程体系中的应用。同时,指出能力本位框架下高职院校外语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强化外语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外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改进外语课程的考核制度。
  • 仝宇光 张丽芳 张玉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10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在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借助于移动计算机设备能够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可看作是多要素多特征的学习系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认知资源,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浓厚而稳定的学习意向并增进对学习进程的控制体验。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倾向,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交流平台
  • 睢琳琳 苏有慧 黄慧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107-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而提出应全面树立和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教育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实践能力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实践锻炼的自主性;整合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全面发挥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强化校企合作,打造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能力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政策支持,从而培养“零适应期”的就业人才,实现大学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 史先红
    教育与职业. 2017, (1月下): 110-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及现状,进而提出高校应做好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引导大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激励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建立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效保障机制以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