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

2016年, 第1卷, 第5月上期 刊出日期:2016-05-01
  

  • 全选
    |
    特稿
  • 马培华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用技术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大力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有必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文章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即充分发挥学校主动跟进作用,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为高校转型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 闵维方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分布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导致社会出现结构性失业。为此,我国应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从开展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加强评估结构和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入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施高等教育的科学分层分类。
  • 研究与探索
  • 习凌冰 沈小碚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五大原则下,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国家产业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围绕“互联网+”这一趋势探讨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策略,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资源的多方位共享、推进移动终端在线教育发展及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期为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 吴益群 范可旭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梳理了高职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讨论、研究的基本概况,分析了高职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价值,并对高职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内涵、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在全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探索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困境,即教育公益性与资本逐利性的矛盾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控制问题、公办高职院校混合制办学改革的动力问题。
  • 李中建 吕梦敏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现代职教管理体系核心之一的职业教育支出机制,在不断取得实际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支出混乱、支出绩效不明显、支出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支出机制管理观念滞后、沟通机制混乱、发展模式固化和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未来经费支出机制改革的重点应推进职业教育支出均衡化,完善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支出机制的监管力度。
  • 党志平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2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生存状态受教育大系统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物质保障、理念引导、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教师专业发展面临一定的生态危机。因此,要从生态教育制度、生态培训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宜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
  • 教育建言
  • 台盟中央研究室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26-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司富春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27-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一直偏低,存在高数量而低质量、有转化而低效益或无效益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动力不足、转化模式不完善、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内外部制度缺失、复合型专利转化人才缺乏、专利技术转化运作机制障碍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专利技术转化模式、从政策上保障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从高校内外组织机构上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建立复合型专利转化人才队伍、从高校科研自身注重专利技术转化等建议,以加强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进一步提高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水平,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的使用效益。
  • 教育管理
  • 林凌敏 俞鸣晖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3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阻碍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方法,包括增强共享意识、淡化竞争观念、成立资源共享机构、规范收支平衡、强化考评体系,从而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彭慧敏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3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制定缺少科学性和前瞻性,政策监管力度不够使得政策的执行效力低、培养质量差和管理混乱。对此,应该提高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以及执行和监管的效力,重视师资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增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 刘彩生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3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特征的人力资源支撑。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培养对象同质化、培养模式封闭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应立足学生需求,以差异化发展为切入点,从多元化教育目标、递进式教育课程、层次性实践平台和“学校—学生—家庭—政府—社会”五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环境四方面入手,构建以创新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范式。
  • 钟燕瑾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39-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创新学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4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创新学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引导教师与学生正确认识创新与创新学分、修订完善创新学分制度、严格执行创新学分制度等。
  • 梁将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43-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大发展给职业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和质量压力,校企深度合作尚待推进。文章通过分析轨道交通校企合作主要利益相关方,即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诉求冲突,找到校企双方权益与责任的平衡点,构建权责均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包括协同发展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
  • 德育研究
  • 王建华 蒋晓云 刘竞涛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46-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明甚至存在偏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也有诸多不健全之处,教育者的重视度和投入度均有待提高。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综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优势,形成合力,共筑氛围,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 包雅玮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49-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社团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过,高校社团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管理制度体系持久难、社团活动形式内容创新难、社团配套设施组织指导难等现实困境。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摸索,寻找高校社团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巧妙融入高校社团的建设与活动中,使高校社团焕发生命力。
  • 李晓庆 刘蓓蓓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5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从加强互联网的育人作用、借助视频资源开拓育人新形式、发挥手机功能创新教育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完善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创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社会化价值观。
  • 师资建设
  • 曾本友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5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以其现实生存处境的需要为动机,以可行度为条件,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生成“学术技术—师范”三维素质结构。从学历构成、行业来源等基本情况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学术、技术和师范三个维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有助于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针对粤西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双师型教师需要补偿教育学或专业理论培训,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水平培训。阻碍其培训的外因有缺乏经费、师资短缺、计划性差等,因此需要由企业实施技术培训,由高师院校实施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培训,并最终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杨渊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58-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全球化语境,深入分析教师教育与文化认同构建的关联性、国内外教师教育中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等,针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的文化认同构建提出相应策略:树立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校本培训中设置中西文化鉴赏课程,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培养教师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能力;基于民族文化特性,课程改革与教育资源更新并进;建设民族文化学习与考核网络平台。
  • 黄平 温红蕾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61-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举办有助于解决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存在的辅导员社会认同度不高、职业倦怠突出、专业化水平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介绍大赛的具体筹备及运行特色,提出改进比赛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习培训体制等对策。
  • 赵玉娟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64-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结合对常州市5 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女教师的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现状,并且依据心理资本理论,从个人、家庭和工作三方面探索提高高职女教师心理资本以及工作投入水平的策略,以推动高职女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 崔洪成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6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河北省18 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数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科研动机及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存在数量短缺、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实施分层次体育教师引进计划,重视源头引进与在职教育,改革教师职称晋升机制。
  • 心理健康教育
  • 雷鸣 李超 陈华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近年来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需求、心理健康知识的特殊性、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向、从业教师的岗位要求四个方面阐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并提出该学科的建立有助于从“学”和“教”的视角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展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 司林梅 鞠晓辉 杨光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74-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调查问卷,文章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在自我效能、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科学生在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乐观和韧性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没有显著差异。文章提出,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积极心理资本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提升积极心理资本,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 黄荣兵 刘孝群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77-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社交是大学生钟爱的社交方式。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充满利他、关爱、文明、容忍力等积极的公众品质,那么该个体也更容易形成相应的品质,并回馈社会,促进良性循环。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技能的培养,以便大学生降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进积极情绪,获得社交习得性乐观,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 职业指导
  • 黄华 颜正英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80-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台湾地区实施的创造力教育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台湾创造力教育的政策体系和推动措施,总结了台湾高校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供借鉴的启示:制定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创造力教育政策;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 张萍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8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走访和调查,总结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念要更新、领导要重视、队伍要精良、时间要统筹、内容要充实、创业教育要加强等改进措施,希望为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叶玲丽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85-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创业能力结构进行了重构,并着重分析了个体、家庭、政府及社会等影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基于课堂学习的创业教育、基于创业竞赛的创业教育、基于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基于“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基于情境学习的创业教育、基于个案指导的创业教育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创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 唐承泽 曾灿博 李旭光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88-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积极推进扶贫脱贫工作,高职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对他们实行就业援助,引导并指导他们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文章提出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创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引导为主,寻求多方支持,讲透创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环节。
  • 李爱卿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90-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家能力文化根基决定了创业者成功的基本素质。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发挥重要作用,为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大学生企业家能力培养应立足学校培养层次定位,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完善企业家能力培养载体,构建“分层培养,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
  • 李培隆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92-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专业定位模糊与现代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不符、传统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相脱节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高瞻远瞩,采取相关措施,高校应对英语专业进行科学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英语专业,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技能性素质的培养,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 学科教育
  • 周佩秋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95-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 刘晓霞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98-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幼儿师专需培养具有丰厚文化素养、全面教育技能、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学前教育师资,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创新发展、与人交流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应建构科学有效的学习和实践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使学生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实践锻炼,促进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成为符合岗位需要的合格人才。
  • 王明红 骆兰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01-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启发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文章结合高职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对确定选题、创设情境、组织团队、独立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帮助选题、激发兴趣、关键提示、学习评价等指导策略。
  • 交流平台
  • 吴旗 俞亚珍 吴鼎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04-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更高、消费观念更新,通过职业培训赋予其一技之长既可助其在城市安家,又可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高职院校具有一定规模、便于政府引导和监管、软硬件设施齐全,可担当职业培训的中坚力量。采取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开发网络课程等措施,既可以满足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又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功能。
  • 王曦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07-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 邓宏萍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10-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高职思政课应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网络、课堂、课外实践”三学习系统中,教学信息“呈现与选择、再构与重组、应用与整合”三环交互,引导学生组建线上线下学习社群,在线与课内外学习实践融通,建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架构,搭建开放性学习系统,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意义建构与能力养成,实现课程目标。
  • 何芳 王玮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13-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慕课是近几年出现并呈井喷式发展的网络在线课程模式。文章采用SWOT 分析法研究慕课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慕课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与评价方式灵活,有助于学习者学好英语,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英语教学的不均衡问题。不过,慕课的退学率高,质量难以保证,学习评估也有待深入。文章建议整合慕课资源使之与学习者需求相匹配,加强慕课教学管理,并更有效地对慕课学习进行评估。
  • 方华 吴军飞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16-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院校女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个性气质,文章立足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女性财经从业人员的需求,提出财经类高职院校女生特色素质培养与财经类行业职业发展需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课程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通、女生素质教育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融通,以提升女生的职业竞争力。
  • 姚建惠
    教育与职业. 2016, (5月上): 118-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院校在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和传播方面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只有不断创新,地方院校才能兼具培养人才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应从探索教学新途径出发,通过走进区域文化,实现项目模拟教学,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新媒体实践平台,深入文化基地,校企间联合教学等方式,为区域文化传播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